近日,港珠澳大桥技术专家组第五次会议在广东珠海召开。技术专家组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主持会议,并对大桥建设提出三点要求。
冯正霖指出,一是要坚持建设目标,把大桥建成百年大桥。大桥开工三年以来,在建设者们的辛勤努力及海事部门的协助下,主体工程建设总体进展顺利。2013年,岛隧工程首节沉管沉放安装、桥梁工程首件预制墩台安装都取得了圆满成功,管理、技术、科研、质量、安全等工作令人满意。建设者要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态,保持站在起点上的角度,保持“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意识,坚定信心,严控风险,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程建设成功。
二是要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风险可控。大桥建设任务艰巨,难度大、风险高,要把握风险可控的底线,绝不能搞风险叠加。高度重视工程经验和科研创新成果的应用,既鼓励应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材料,更注重其在环境约束下的适用性、可靠性,严格根据标准规范和实践经验,把好准入门槛。要深刻考虑不同意见,戒骄戒躁,摒弃侥幸心理,坚持研究在前、试验先行,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是要坚持团队合作精神,合力推动大桥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大桥管理局、设计、施工、监理、咨询、海事,包括技术专家组等大桥建设各方。各方要围绕建设百年大桥的目标,发扬团队精神,把握各自职责定位,共同推进大桥建设。
专家组顾问、原交通部副部长胡希捷建议有关各方提升工程科学决策的水平,坚持抓好质量安全,强化项目法人管理职责,努力将港珠澳大桥建设成为环保节能示范工程。
交通运输部总工周海涛、徐光,原总工凤懋润、杨盛福,中科院院士孙钧及国内外桥梁、岛隧和水上安全领域34名专家出席会议。专家听取了业主、设计、咨询、设计施工总承包等单位关于工程进展情况、岛隧工程深埋沉管纵向结构设计方案、对该设计方案的咨询意见、岛隧设计管理工作、沉管浮运沉放技术总结、埋置式承台施工技术和钢箱梁制造技术等的汇报,实地考察了西人工岛、桂山岛沉管预制厂、桥梁工程CB04标和CB05标预制厂中山基地,对岛隧、桥梁有关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专家组意见。
目前,大桥岛隧工程已经完成八个管节的预制和三个管节的沉放安装。桥梁工程钢箱梁制造、墩台预制和安装、钢管桩制造和打设、钻孔灌注桩施工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