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道路联通,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的要求,市交通运输局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角度出发,提出了建设大西安环线高速公路的构想。通过积极争取部省支持,目前西安境内新建的西咸北环线、渭南至玉山高速公路及改扩建的西临高速公路已经全部开工。预计投资83.5亿元,建设81.2公里高速公路。到2015年,随项目建成通车,西咸北环线将连接西安现有12条高速公路辐射线中的10条,初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沟通南北、横贯东西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
随相邻高速公路之间迂回增加,西安高速公路网络的联通性和机动性将得到明显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将明显增强。这对进一步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网络,形成省内大中城市间的高速通道,实现相邻各市间的便捷联系,构建起以西安为中心、快速通达周边10个市区的一日交通圈,巩固和提升我市交通枢纽地位,加快推进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带动和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积极打造境内国省干线生态路
“建设一流的公路交通枢纽,不仅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迫切需要。”任立新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市交通运输局提出了与高速公路共线的国省干线路网优化方案,通过加快路网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国省干线公路网络水平。
按照国省干线路网优化方案,我市将投资17.8亿元,建设36.2公里的国道310西安过境公路;投资26.8亿元,改建108公里的国道108一级公路;投资17.3亿元,改扩建111公里的省道107秦岭北麓关中环线公路;投资2.8亿元,建设22.52公里的秦岭北麓生态旅游绿道示范工程,打造市民生态路、旅游路和健身休闲路;规划对国道210过境公路进行扩能改造。
在国省干线设计中,要以建设美丽西安为出发点,将“以人为本、生态保护、公路与景观协调”的理念贯穿始终,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打造人文交通、生态交通、美丽交通。随国省干线与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均衡发展,将进一步加强西安市与周边省市交通实现快速高效对接,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全面推进一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市交通运输局将全面推进全国一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据介绍,目前投资3.16亿元,占地144亩的城南综合交通枢纽一期已投入运营;投资3.5亿元,占地172亩的纺织城综合交通枢纽已经启用。
明年西安市还将投资38亿元,建设占地230亩的火车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计划于2015年建成。待选址确定后,我市将投资10亿元,建设占地300亩的城西现代交通枢纽中心。全力推进公交场站建设,目前已建成纺织城公交枢纽站、红旗西路公交枢纽站一期和两个高新开发区公交枢纽充电站,正抓紧实施南三环桥下公交枢纽站、红旗西路公交枢纽站二期、城南公交枢纽站和曲江新区公交停车保养场。
围绕西安“公交都市”建设,目前市交通运输局已经编制完成《西安市“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五年行动方案》,明确公交都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制定了《西安市民用建筑配建公交场站标准与导则》,通过地方标准形式,使TOD(公交引领用地开发)和MOD(围绕轨道站、公交站打造公交社区)理念成为城市用地规划的共识和统筹考虑因素,为营造有利于公交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奠定基础。
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市交通运输局已开展对地铁1号线、2号线轨道接驳设施的规划研究,通过统筹多种交通方式,促进优势互补和一体化合作,实现“零换乘”和“无缝接驳”。同时,全面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布局,最大限度提升公共交通体系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切实改善交通结构,为西安争当丝绸之路经济带“排头兵”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