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遂宁市安居区的路上,左边,成渝高铁上的火车呼啸而去;右边,掩映在绿树丛中的遂渝高速宛如山间的一条墨绿色飘带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就坐落于铁路与公路之间。
“按照生产型物流港的定位,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不仅是建设成渝合作区域连接点的重要棋子,也是遂宁跨越发展最强劲的驱动引擎。”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周霖临告诉记者。在这一思路下,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定位为“服务遂宁、面向成渝、辐射西部、贯通沿海,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生产型物流园区”,着力将物流港发展成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集聚的大平台;西部工业原材料、零配件、生活消费品的生活、交易、配送大超市;临港产业和流通加工配套的新园区。
定位精确才能制胜未来
“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领域。”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管委会副主任田茫说。对此,遂宁市将物流港划分成了5个赫然分明的园区,它们分别为:医药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培育专业市场、培育电子产业园区、培育石油服务产业。
究其原因,田茫进一步分析:从周边城市看,广元正在打造川北物流中心,形成川北大市场体系、川陕渝物流配送中心、大西北与大西南物流枢纽;巴中利用5条铁路优势,正在建设黄家沟、东兴场、平昌现代物流园及东方鑫村商贸物流园;而南充随着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快速推进,将建设立足南充、面向成渝、辐射川陕甘的川东北区域中心物流城市;广安正在打造川东北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内江正在打造中国西南综合物流基地。
面对百舸争流的形势,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决策层清醒地认识到,既要避免被成渝两大经济核“抽空”,又要反过来助推成渝经济的发展,物流港必须独具特色。为此,以“生产服务型工业物流基地”为定位的思路被逐渐明确下来。随后,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相继出台:在引进企业上,投资规模必须上亿,且在国内外都具有广阔市场;在产业整合上,错开成渝的机电制造、通讯、服装等已经相对完善的产业领域,向药材、药品、食品、小商品等领域发展……
按照“一年奠基础、三年成规模、五年铸精品”的发展蓝图,物流港开建至今已有3个年头。截至目前,物流港已引进企业50多家,规模效应显著。物流港被评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遂宁被商务部评为首批“全国现代物流示范城市”。
加快推进综合交通建设
近年来,随着成南、遂渝、绵遂等“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络的逐步形成,沪、汉、蓉快速通道的逐步建成,成、遂、渝、黔、广快速铁路的逐步实施,遂宁的交通优势日益凸显。而且,未来5年,遂宁市还将规划30个大型交通建设项目:配套建设年货运量达1140万吨的遂渝快速铁路火车集装箱货场、按4C级民用航空机场标准迁建原教练机场……通过加快推进综合交通建设,形成次级综合交通枢纽新格局。
在软环境方面,2010年,遂宁市行政审批提速居全省市州第一,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受理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现场办结率达100%,按时办结率达100%;市政务服务中心承诺提速达80.95%,办理提速达9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