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务院宣布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国家战略。4年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根基已定,全球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清算中心的地位已然确立。
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是国内首个航运运价第三方集中交易平台,被视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标志性突破之一。
金融与航运联姻的航运金融业,是航运服务业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上海航运中心真正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上海航运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童奇胜正感受着上海稳步扎实推进发展航运金融业带来的变化。
探访
中资保险机构的国际认可度低、风险定价能力不强,缺乏航运金融服务所需的全球网络布局,亟待提升一艘船舶价格动辄上亿元,通过融资租赁以租代买,原本只能买一艘船的资金,可以租用更多船舶SPV引入到船舶飞机融资市场,可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相互促进的突破性创新
“中国价格”获认可
用运价衍生品应对国际航运市场的暴涨暴跌,世界航运业出现了“中国声音”,上海赢得了话语权
6月1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交易厅里,LED显示屏上闪烁着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到欧洲航线每个标准集装箱(TEU)的运价1587美元;到美西航线每个标准集装箱运价(TEU)2739美元。
船舶融资新模式
特殊目的实体SPV是国际通行的大型设备融资租赁模式,单船SPV设立填补了我国船舶融资的空白
童奇胜看到,进军全球航运市场,在沪金融机构正在发力的不仅仅在运价衍生品交易领域以及基金境外投资,在融资租赁等领域同样随处可见身影。
今年5月,是由浦发银行、中国商飞公司和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浦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浦银金融租赁注册资本27亿元,其中浦发银行出资18亿元,持股比例66.67%;中国商飞公司出资6亿元,持股比例22.22%;上海国际集团出资3亿元,持股比例11.11%组成。浦银金融租赁的业务范围,直指航运市场融资。
事实上,早在2010年,上海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项目正式启动。来自交银金融租赁公司和招银金融租赁公司的6家项目公司获颁营业执照,标志着上海综保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同步开展飞机、船舶单机单船租赁业务的综合性SPV(特殊目的实体)项目运作平台。目前已有11家SPV落户上海综保区,上海提出争取到“十二五”期末,综保区融资租赁的资产总规模超过300亿元。
所谓特殊目的实体(SPV),是指融资租赁公司就一架飞机或一艘轮船注册一家独立的SPV项目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每一个项目公司对应一笔租赁合同,实行单独管理、单独核算,从而实现有效隔离风险。上海综保区针对飞机、船舶、大型设备融资租赁业务,设计了6种操作模式,包括单机租赁的“购买转租赁”、“纯租赁”、“带租约资产转移”模式,单船租赁的“购买转租赁”、“带租约资产转移”模式,以及境内外租赁大型设备的操作模式。
在上海海事大学教授甘爱平看来,航运企业从这种融资模式中享受的好处是,因为往往其负债率高,很难获得抵押担保贷款。而一艘船舶价格动辄上亿元,企业出于对现金流的担心,也不愿意直接购买。通过融资租赁以租代买,原本只能买一艘船的资金,可以租用更多船舶。
而通过SPV项目公司运作船舶融资租赁业务,一方面能让参与方得到一定税收方面的优惠,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船舶价格高波动性,即使SPV项目公司出现运作亏损,也不会对金融租赁公司经营状况造成很大冲击。
甘爱平称,SPV是国际通行的船舶等大型设备融资租赁模式,目前在上海推开,引入到船舶、飞机融资市场,可以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相互促进的突破性创新,而单船SPV的设立更是填补了我国船舶融资的空白。
争相发力航运保险
上海同时推出的部分航运险种免营业税优惠政策,吸引保险公司将全国航运保险业务向上海转移
创新船舶融资模式,紧随其后,保险业抢滩登沪。
“发展航运服务业,主要是要健全金融业,如保险、融资租赁等等。”童奇胜说。
自2009年中国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签署部市合作备忘录,就保险业参与和促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做出总体安排后,人保财险、太保财险相继在上海试点设立了航运保险运营中心,平安财险在上海建立的航运保险运营中心也已经挂牌营业。
上海同时推出的部分航运险种免营业税优惠政策,吸引保险公司将全国航运保险业务向上海转移。
来自上海保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航运险份额占全国半壁江山。2012年第一季度,船舶险保费实现14.44亿,同比增长10.41%,占全国船舶险的55.5%。货运险同比增长12.09%,占全国货运险的14.94%。
不过,甘爱平认为,中资保险机构的国际认可度低、风险评估技术相对落后、风险定价能力不强,缺乏航运金融服务所需的全球网络布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积累,还亟待提升。
人民币跨境流动
国际投资基金旨在为国内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提供商业化市场化的操作平台及专业化的投融资服务
童奇胜坦言,在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领域,他们是第一个吃螃蟹者,有些拓荒阻力超过预期。比如说,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自由兑换,境外机构参与运价衍生交易的还不多。
不过,随着以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为契机,确立上海在全球的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清算中心地位,童奇胜认为上述困难将离他们渐行渐远。
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是关键的推手之一。
上海国际集团抓住上海建设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中心与财富和资产管理中心的政策机遇,先后主导了5只产业基金。
譬如,今年年初成立的赛领国际投资基金,该基金的规模达到500亿元,其中首期募集规模120亿元,基金投资人包括中央和地方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知名民营企业及金融机构等。通过延伸子基金、投贷结合及发行债券等多级放大方式,未来基金投资总规模可超过1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