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港口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港口功能定位为纯粹的“运输中心”,主要提供船舶停靠、海运货物的装卸、转运和仓储等;第二代港口功能定位为“运输中心+服务中心”,除了提供货物的装卸、仓储等,还增加了工业和商业活动,使港口能提供货物增值服务;第三代港口功能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港口除了作为海运的必经通道在国际贸易中继续保持有形商品的强大集散功能并不断提高集散效率之外,还具有集商品、技术、资本、信息的集散于一体的物流功能。
秦皇岛港位于渤海西岸,京、津、唐经济区的东侧。它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中转港口;根据国家能源政策、产业政策和能源运输布局,秦皇岛港被确定为国家级煤炭主枢纽港,是“三西”煤炭基地的重要出海口岸,服务半径覆盖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秦皇岛港不断发展壮大,吞吐量逐年攀升。2001年,该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2006年首次突破2亿吨,2007年煤炭吞吐量突破2亿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2亿吨煤炭大港,2011年煤炭吞吐量突破了2.5亿吨,创历史新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东南沿海地区对西部煤炭等资源的需求将稳步增长,这将会给秦皇岛港带来新的辉煌。据预计,秦皇岛港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煤炭运输主枢纽港地位不会动摇,在“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两大煤炭物流体系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