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山港到西港区,从龙口港到丁字湾,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烟台大地上,一股蓝色浪潮正激荡蔓延。今年以来烟台市把蓝色发展摆到统领地位,聚力打造海洋经济领军城市,
眼下的烟台,正以全域建设蓝色经济区的视野和思路,大力度释放、大面积扩展蓝区建设综合效应。
金山港区进入开发阶段
放眼东部新区的东端,金山港内正涌起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蓝色大潮。作为东部新区重点突破的板块,金山港区已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牟平区调动聚集各种资源,在前段工作基础上加快开发建设,争取“一至两年起步成势,三至四年快步成形,五至六年健步成城”。
不仅是牟平,在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的战略棋盘上,高新区着眼打造科技产业新城区。作为东部新区创新资源最密集、最优越的板块,高新区今后两年再投入20亿元,不断放大孵化带动和创新引领效应。芝罘区则利用产业集群形成产业新优势,依托海港路中心商贸区和滨海广场中央金融商务区两个省级服务业重点园区,加快载体建设和企业引进步伐,推动聚集区不断发展壮大。
西港区一期年内完成主体施工
在位于开发区的烟台港西港区内,一艘大船缓缓停靠在码头,几台门式起重机将船上的煤卸下,一辆辆卡车穿梭其间,将卸下的煤运往目的地。这样繁忙的景象,每天都在上演。继2011年一个5万吨的液化码头、三个5万吨的顺岸通用码头先后投入使用后,西港区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气,这里已经成加快蓝区建设、带动烟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目前,西港区一期工程正在全力推进中,按照计划年内将完成主体工程施工,争取进行试生产。西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进,争取年内完成西港区防波堤二期工程、西港区30万吨级航道工程和西港区2个顺岸泊位工程前期工作。
丁字湾畔将崛起两座新城
第三届亚沙会的成功举办,开创了县级城市承办重大洲级赛事的先河,也点燃了我市蓝色经济南部增长极的强力引擎。如今,海阳老城区道路全面更新硬化,66个旧村实施全面改造;方圆20平方公里的亚沙城崛起荒滩,国家沙滩体育健身基地以及游艇俱乐部、帆船俱乐部等高端设施鳞次栉比。
沿丁字湾一路向西,莱阳南海新区正在荒滩上崛起新城。南海新区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重点开发建设休闲旅游度假区、滨海湿地保护区、政治文化核心区、金融服务聚集区、水岸生态宜居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到2020年,全区GDP将达到500亿元,集聚人口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