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从漳州市政府传来利好消息,目前,漳州古雷石化产业基地已签约央企项目5个,总投资1361.1亿元。不止是古雷港口建设,包括旗滨临港产业、厦漳跨海大桥等重大项目在内,漳州港口经济已经驶入快速发展轨道。
面对这些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漳州海事局立足海事监管,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海事专业优势,积极探索事前介入和强化经营者自我约束意识的有效途径,保障漳州港口经济快速和谐发展,为漳州港口经济发展激发活力。
科学指导服务古雷
古雷石化工业区建设是福建省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漳州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战役。根据古雷区域规划石化产业布局发展目标,古雷港区油品和液体化工品的年吞吐量在2015年将达到1000万吨,2020年以后将超过4000万吨。
“古雷的发展速度是又一个奇迹。在新的重大使命面前,漳州海事局唯有竭尽全力为古雷开发区重点工程项目规划和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漳州海事局局长郭志强告诉记者。
该局建立了重点项目挂钩联系制度,成立了古雷项目服务小组,支持加快建设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区,实施对古雷石化项目分类指导和服务。在水工许可审批流程方面,该局积极出谋划策,严格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对临时进靠的大型危险品运输船舶,严格执行“一船一议”,及时召集港口、航道、引航等相关单位专家开通航安全评审会,制定进出港安全保障措施;针对古雷港区危险化学品吞吐量迅速扩大,该局成立了专项课题研究组,加快散装危险化学品船舶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的课题研究,及时向漳州市政府呈送《漳州海事局关于加强漳州海域溢油应急能力建设报告》。
“正是因为漳州海事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交工验收、通航安全核查、防污能力专项验收、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等多方面为腾龙芳烃码头提出推进意见及建议,并提出试运行各项必备条件,才使得我们公司码头能顺利运行。”作为历年来在漳州投资最大外商的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提前介入助推旗滨
东山湾临港企业旗滨集团第四条生产线于2011年9月份点火投产,第五、六条生产线也先后开工建设,其生产建设如火如荼,基本通过海运进口的原材料日益增加。由于旗滨集团码头建设滞后,加上其原来主业是陆地产业,对港口码头建设、海上运输基本空白,造成原材料供应出现紧张局面。
为确保旗滨集团玻璃生产线正常运行生产,该集团加快了码头建设速度。从码头设计到码头建设,再到码头交工验收,从施工安全到航标布设,再到船舶调度进港靠泊作业,漳州海事局指定专人负责对其进行跟踪指导,遇到问题及时组织相关单位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讨论,科学解决各种问题。
在第二条生产线投产时,海上原材料无法进来,东山县政府和旗滨集团建议该局允许其6#泊位先行靠泊装卸作业。该局在耐心向县政府和业主讲述海上安全的相关知识的同时,积极联系港务、施工、设计、航标、消防、安监等部门和单位,在县政府的主持下召开专题会议,明确由设计单位对现有码头条件靠泊进行论证,提出靠泊要求和条件,港务、航标、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靠泊条件协助落实后,采取有条件靠泊的措施,以解决旗滨玻璃原材料的燃眉之急。
在码头试运行期间,东山海事处又开辟船舶签证“绿色通道”,对旗滨集团生产材料及产品运输船舶提供“四优先”原则,多次开展“安全知识进企业”的系列活动,督促企业落实安全责任主体,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