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交通部水运局副局长解曼莹作为“喜迎盛会巾帼情——中央国家机关女司局长访谈”第14场嘉宾之一做客人民网,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访谈中,解曼莹向网友介绍了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
解曼莹说,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水运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比较远,好像和老百姓关系不大,即使在南方水网地区,老百姓出行也主要靠公路或者铁路和民航。其实,水运的历史非常悠久,过去陆上运输不发达,水运是主要运输方式,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就是为了水上运输而开凿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路、铁路、民航等新的、快捷的运输方式发展很快,水运在客运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渐降低了,但是在货物运输方面,水运在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中一直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水运的重要性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水运在对外贸易、大宗货物和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方面的作用极其重要。2011年,我国水运完成货物运输量42.3亿吨,占全国货物运输总量的11.5%;水运货物周转量75196.2亿吨公里,占全国货物周转总量的47.3%,可见水运在大宗和长距离物资运输中的重要地位。水运已成为沟通国内外的重要桥梁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通道,承担了我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港口接卸了95%的进口原油和99%的进口铁矿石,有力地保障了国民经济、对外贸易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内河干线和沿海水运在“北煤南运”、“北粮南运”、油矿中转等大宗货物运输中发挥了主通道作用。长江流域聚集了我国40%以上的经济总量,全国500强企业有200多家在长江沿线。长江水运完成了沿江地区85%以上的煤炭和铁矿石运输任务,长江水系完成的水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和占沿江全社会货运量的20%和货运周转量的60%。珠江三角洲调进煤炭的33%、进口油气的50%、进口粮食的66%通过水运完成。此外,水运的在抗击恶劣天气和迎峰度夏等特殊时期的重点物资运输保障中,水运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关键作用,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高效、安全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水运是综合运输体系中最符合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体现在:水运节约资源。以从重庆分别通过长江、铁路、公路运输集装箱到上海为例,据测算,三种运输方式的单位运价比约为1:2:6。在运输距离相同的情况下,三级或四级航道的通过能力为干线铁路的1~1.5倍、高速公路的4~6倍。同时长江干线单位占地产生的货物周转量是公路的167倍、铁路的13倍。水运的能耗低。公路、铁路、长江干线每千吨公里运输周转量能耗比是14:2:1。水运的污染小。内河航运污染物单位排放量是公路的1/15、铁路的1/1.2。在我国当前能源日益紧张、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大力发展水运对于整合优化交通运输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