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国家确定了淮河在国家航道规划中的重要地位。为改善淮河航运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振兴淮河航运,信阳交通航务部门紧抓机遇,于2008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信阳航运史上投资规模达1.53亿元的淮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2010年8月,年吞吐能力70万吨的固始望岗港改扩建工程交工。为使工程更好、更快地发挥社会效益,开辟豫南通往长三角地区、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市航务管理局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了实力雄厚的物流公司参与港口经营,促使了港口和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同时也探索出一条“边建设,边发挥投资效益”的发展思路。2011年11月,固始望港码头正式走货通航。目前,饮马港工程和淮滨至望岗段航道整治工程正紧张进行,预计2011年10月完成。
淮河中上游复航,实现了河南中西部地区与东南发达省份的水路运输衔接,减轻宁西、京九等铁路和沪陕高速、G312公路的运输压力,根本扭转腹地货物运输的紧张局面。通过调查,淮河通航后,每年约有200万吨的货运量,货物由水路经淮河运往华东地区比铁路可节约运费一半,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和腹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落实了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了豫南地区与经济发达省市的物资文化交流。淮河航运开发工程的实施,将形成以淮河干流航道为骨干,支流航道为基础,覆盖河南中东部主要城镇,与交通枢纽及综合运输网衔接,通江达海的现代化水运网。
“十二五”期间,该市将抓住国家加大对绿色低碳经济产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内河航运建设投资的机遇,建设覆盖全市主要城镇的水运网。计划建设淮河淮滨至息县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按Ⅳ级航道标准整治淮河淮滨至息县80公里航道(包括建设两座航运枢纽);建设息县港和淮滨台头港区。估算投资20.2亿元,目前该项目已列入河南省“十二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