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记者在浙江海事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浙江1月至11月海上遇险的2000人中,有1929人获救,救助成功率96.5%,与此同时,49起沿海水上交通事故,也创下12年来的新低。
危险货物运输量快速增长
浙江的海上交通有多繁忙?2011年,辖区海船进出港159.8万艘次,沿海旅客吞吐量5007.9万人次,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8.67亿吨。“也就是说,每一秒钟,就有近21吨货物进出浙江。”浙江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副处长赵颖磊介绍,由于宁波舟山水域聚集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全国最大商品原油储运基地和矿砂中转基地、华东地区最大煤炭中转基地,使得浙江进口原油量占全国的半数以上。“去年,在所有进出港口的货物中,危险货物吞吐量达到2.59亿吨,在这些危险货物中,其中70%以上是油品。”
“浙江辖区危险货物运输具有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2012年1月至10月浙江沿海危险货物进出港16232万吨,48091艘次。这两个指标在2005年至2012年间年均增长率达15.4%,目前均居沿海各省市首位。”赵颖磊称,快速增长的危险货物运输量,也让浙江海上交通变得越来越繁忙。
浙江沿海处于事故多发带
海上航行繁忙背后,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春秋多雾,夏天台风。”浙江海事局通航管理处处长杨卫强这样形容浙江海域内的交通环境。“浙江沿海一直以来船行如织、岛屿众多,是国内沿海唯一同时受台风和寒潮大风影响最为明显的海区,岛际客运、危险品运输、渔船作业和桥梁安全风险巨大,这些原因导致浙江沿海一直处于事故多发地带。”
“除了自然天气影响,大多数海上交通事故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所致。在海上,船只超载,无证驾驶,配员不足等情况比较常见。”杨卫强介绍,浙江海域内活跃着很多采砂船,为节约成本,一些在边缘海岛作业的船只,经常会超载。“在今年发生的海上交通事故中,因砂石运输船引起的占29.6%,而沉船中,砂石运输船更是占48%。”
船只一旦遇险情如何救助
在茫茫大海上,船只一旦发生险情,会得到怎么样的救助?“现在,海事局辖区的每一艘客渡船都定人联系。一旦有什么问题,船员能最快最直接地找到联系人解决,海事部门的管理要求也能第一时间传达。”
浙江海事局推出的沿海巡航救助一体化,集海上动态监管、搜救协调和现场施救为一体,在执法查处违规船只的同时,也担负着救人的任务。实施沿海巡航救助一体化,能充分发挥海上监管和救助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海事船艇在港区及近岸水域布点密、机动性强等优势,与专业救助力量形成互补。 ”
杨卫强介绍,海事巡逻艇和专业救助船在不同海域具有各自优势。专业救助船具有马力大、吃水深、抗风等级高等特点,在远离岸线的外海水域能够发挥专业救助作用。但是,相对于浙江漫长的海岸线、广袤的海域,大量发生在港区、近岸水域的安全事故,布局较稀疏的专业救助力量难以全部顾及,而海事巡逻艇在此种情况下能充分发挥其优势,成为专业救助力量的补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