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南通港口“大船”品牌持续给力。进大船、造大船、修大船三项指标均居万里长江全线各港口之首。这一喜讯是记者昨天从南通海事局获悉的。
1346艘次超大船舶进出
2012年,南通进港、出港的超大型船舶数量居长江沿线之首,全年共进出各类超大型船舶达1346艘次,同比增长20.71%。这1346艘超大型船舶累计贡献港口货物吞吐量5800多万吨,同比增长38.09%,占港口全部吞吐量的1/3。
在超大型船舶中,能够给港口生产带来丰厚利润的15万吨及以上超大型船舶多达168艘次,同比增长12%,这一数据领跑长江全线各港。据统计,这些15万吨及以上超大型船舶带来外贸货物总量1369万吨,占全部外贸货物总量的38.47%。
据不完全统计,超大型船舶进出港带来经济效益114.4亿元,同比增长19.66%。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11月21日,超大型散货轮“矿京”号抵通。这艘货轮成为南通港通航以来抵通的第1000艘次15万吨级及以上巨轮,被誉为南通港口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它的到来,也使南通港在进大船方面在长江全线遥遥领先。
151艘新造船出坞,修船62艘次
同样依托大船战略,南通的海洋工程与船舶修造在2012年全球船市低迷的大背景下依然不乏优秀表现。部分船企抓住船舶修造产业升级的机遇,生产制造出一大批卸船机、半潜船、风电船等海工产品,全年南通全市共有151艘新造船出坞,到港修船62艘次。2012年,南通先后有9艘世界最大的38万吨矿砂船出坞,7艘同样级别的38万吨矿砂船出江航行,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中远船务“希望2号”海工平台成功交付,23艘LNG船进出洋口港,7次高难度半潜装卸系列水上作业,一批重大海工产品安全生产和成功交接。南通的“大船”实力为国内外所瞩目。
1215艘船舶接受专家服务
为了提高南通“大船”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南通海事局推出多项创新举措。他们在前期缜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对南通港口接靠超大型船舶的大力支持。大船吃水从10.5米放宽到10.8米,个别码头放宽到11米,促进了到港大船数量激增。2012年,进出南通港吃水10.5米及以上的超大型船舶达815艘次,这些船舶为南通港带来货物吞吐量3600多万吨。
海事部门还为“大船”进出港开通了绿色通道。全年共为120多艘超大型船舶提供了便利服务,为船企节省约700万元的成本,并对进出港的1346艘次超大型船舶全程提供绿色通道服务,未发生一起“大船”水上交通事故。海事部门还主动热情地为进出大船提供技术服务,南通海事局聘请21位高层次的船长、专家、学者,组建大船作业专家库,为大船安全进出港提供科学决策和智囊支持。全年共组织专家786人次,召开论证会126次,为1215艘船舶提供了技术咨询和论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