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徐祖远:用发展的眼光看航运业面临的困难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1-06 浏览数: 标签: 航运业

  当世界关注中国新任领导人时,《劳氏日报》也成功收集到了负责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工作的副部长徐祖远的“前世今生”。徐祖远,2004年进入交通运输部工作,交通运输部前三任部长做决策时都曾参考过他对航运的敏锐洞察力,毫无疑问,他对中国航运政策的制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球航运高官及专家对他并不陌生,他经常接待各类来访者,仅2012年,他接待过英国劳氏船级社首席执行官Richard Sadler、国际海难救助联合会主席Andreas Tsavliris和鹿特丹港务局总裁Hans Smits等。

 

  徐祖远毕业于中国大连海事大学,获硕士学位,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船员。1976—1988年期间先后担任中远集团广州分公司二副、大副及船长。在成为公务员之前,徐祖远曾担任中海集团副总裁。

 

  在“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12”上,徐祖远的演讲让全世界欣喜。他表示,中国仍将推动海上自由贸易,并始终保持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开放。对于航运界目前所处的低潮状态他表示感同身受。“航运企业目前所面临的考验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以发展的眼光看这些困难也只是暂时的。”他说:“没有悲观的市场,只有对市场感到悲观的人。作为航运业的企业家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素质,那就是能够经受住市场的剧烈波动。”

 

  但是他的以上言论对交通运输部未来的决策能产生多大影响现在还没有定论。在中国,很多部门或多或少都可以参与到与航运业相关的决策中去。作为“国家最高经济规划院”——国家发改委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而工业和信息化部掌管着所有制造业部门,其中当然也包括造船部门。此外,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有义务对国有企业做出最终决定。由此可以断定,交通运输部在与各部门合作的同时也在与它们做管理权限上的平衡与博奕。

 

  但是,中国交通运输部对国内所有的运输政策具有最终决定权。作为航运业唯一的管理者,它将始终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全球已经意识到中国正逐步发展成为海事强国。

分享到:
上一篇: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人才库 下一篇:江苏连云港港口2012年完成吞吐量1.85亿吨同比增长11.4%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