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渤海和黄海北部遭遇海冰袭击,由于破冰能力薄弱,部分渔业生产被迫中止,港口生产效率受到影响。
据了解,中国除了“雪龙号”和正在筹建的一艘极地科考船外,几乎无民用破冰船。这导致海冰来袭时,渔民和港口只能被动“等靠”,影响渔民增收和港口效率,而且容易出现险情。遇严重冰情时,还会影响“北煤南运”等海上运输通道安全。
东营市广利港社区主任张洪勇说,渔船没有任何破冰能力,返港途中一旦被冻在海面上,没有破冰船就无法救援,而渔民带的补给也不会太多。“遇到流冰来回撞击渔船,导致船底和船身分离都有可能。”他说。
破冰能力不足也影响了港口效率。潍坊市森达美港有限公司高级经理马显军介绍说,港口主要靠拖轮破冰,但它毕竟不是用来破冰的,所以能力很有限,遇到严重冰情就只能封港。正常每天进出港20条船,现在只能进出10条。1000吨级的小船都不敢让进来,现在还在锚地等冰情的变化。
专家认为,中国应建立拥有不同吨位的破冰船体系,提高防抗海冰能力,保障海冰期渔业生产和港口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