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召开的2013年阜阳市水运工作会议上获悉,2012年,阜阳市在水运建设、港口吞吐量等方面均有大幅增长。
全市水运建设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完成3.49亿元,同比增长214%;拥有营运船舶2948艘,267.399万载重吨;完成港口吞吐量681.58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33.95%,其中进口555.83万吨,同比增长45.61%,出口121.75万吨,同比下降2.09%;完成非税收入1956.09万元,同比增长17.6%;全年辖区水上交通安全态势持续平稳。
据介绍,阜阳市水路运输出口货物以粮食、煤炭、化工原料等为主,货物主要流向江浙一带。进口的货物以砂石建筑材料为主,随着阜阳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的推进,房地产投资的平衡增长,矿建设材料需求量不断加大。
2012年3月,阜阳船闸正式通航后,沙颍河全线复航,全年累计通过船舶15784艘,提高了船舶的过闸能力和通航速度,缓解了插花船闸的通航压力,插花闸下的“长龙阵”也不复出现。
沙颍河全线复航后,千吨级船舶在此畅行无阻,可西通豫中,东连江浙沪,进一步拉近阜阳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距离,畅通的沙颍河作为豫皖两省煤炭、农副产品、化工产品输入长三角地区的水运主通道,成为皖北地区的阜阳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为豫皖两省实现中部崛起发挥积极参与的推动作用。
目前,沙颍河整治工程多个标段已经开工,待整治工程竣工后,航道将达到Ⅳ级标准,通航能力将大大提高,可充分发挥沙颍河的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