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深圳航运业陷入深度迷航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3-07-05 浏览数: 标签: 深圳 航运业 深度迷航

  正在建造的集装箱货轮。2008年金融危机前航运企业盲目扩张导致运力过剩。

 

  据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早前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深圳航(海)运业运力出现严重过剩,不少船公司亏损日益严重,整个行业面临生存艰难的局面。

 

  记者在走访部分航运企业时发现,深圳有不少船只目前处于半停运状态。“一些船公司为了维持船只的良好性能,宁愿把船只以零租金的形式提供给合作伙伴使用。”而与之相关的船贷、货代公司,利润也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

 

  业内人士预计,今后一两年内,全球航运业还将持续不景气,船公司倒闭现象或将加剧,深圳企业也将因此受到波及。对此行业协会呼吁,政府应尽快出台措施,给予行业必要的扶持以助企业渡过难关。

 

  运价缩水超七成大量船只“半停运” 在价格走低的同时,近年来海运用油价格以及人力成本上升,绝大多数的船公司几乎都陷入负盈利。行业调研发现,深圳有不少船只目前处于半停运状态。

 

  作为滨海港口城市,经过多年建设,深圳的港口贸易发展迅猛。据上周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世界港口预测研究小组发布的“2013年全球Top20集装箱港口预测报告”显示,深圳港口将首次超过香港港口,成为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口。

 

  “一方面港口业发展迅猛,另一方面深圳本地整体航运业却一直发展薄弱。”深圳海运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港口和航运均为外贸重要构成,但深圳本地的航运企业并没有得到良性的发展,‘港大航小,港强航弱’的状态一直存在。”深圳某中小型油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只有一条油轮在运营中,盈利状况处在“勉强维持”的状态,不过随着第二条油轮的交付,运营成本加大,公司盈利状况或将转正为负。

 

  航运企业盈利不佳的直接原因来自于供需不平衡导致的运价过低。据悉,自2008年以来,干散货航运市场经历了四年多的低迷期,BDI指数(“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反映航运业市场行情的经济指标)一路下跌,去年平均值仅为920点,较上年同期的1549点骤降40.6%,远低于2400点的平均盈亏平衡点。

 

  “运价持续异常低迷,给干散货船东经营创效带来了沉重压力。”业内人士陈涛(化名)举例说,在海运业最辉煌的2003-2007年,拉一船货物从天津港-0.99%资金研报]到深圳港,运价最高可以达到170-180元,而目前这一价格只有40-50元,运价缩水超过70%。

 

  在价格走低的同时,近年来航用油价格以及人力成本上升,绝大多数的船公司几乎都陷入负盈利。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在对本地海运企业调研时发现,深圳有不少船只目前处于半停运状态。

 

  记者了解到,船舶即使是停运状态,仍需要支付航道费、养护费、人员开支,再算上折旧成本,依然让船东不堪重负。“一条船停运时每年支付的费用也要超过1000万元。”有一些船公司为了维持船只的良好性能,宁愿把船只以零租金的形式提供给合作伙伴使用。

 

  另外,还有一些船公司采取“减少运力保运价”或“降低运价保运力”的方法应对,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身不由己陷入“亏损-降价-亏损”的恶性漩涡,于是不少船公司就结成“航线联盟”来分有限的蛋糕。

 

  比如,某一航线有甲乙丙三家公司,如果每个公司每周都开一班船,每个公司也只能运送整个口岸货物量的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的运输利润根本不足以抵消一次开船的成本,“开一班船就亏一次钱。而若三家公司结成联盟,第一周由甲开一班船,第二周乙开一班船,第三周丙开一班船,由三家公司轮流运货,这样运价能得到保障,每家公司都能有足够的收入。

 

  企业盲目扩张导致运力过剩行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一些企业看到丰厚的利润回报,纷纷投资建造船只,而审批部门欠缺运力过剩和合理适度控制的考虑,直接导致企业盲目扩张,海运运力过剩。

 

  “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运力过剩和燃油等成本的攀升,前者是最主要原因。”深圳部分海运企业负责人介绍,2007年前后是行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一些企业看到丰厚的利润回报,纷纷投资建造船只,而审批部门欠缺运力过剩和合理适度控制的考虑,直接导致企业盲目扩张,运力过剩。

 

  一家深圳海运企业负责人描述说,当时一条价值2000万元的二手船,只需要1年多的时间就能收回投资成本。因为巨额的投资回报率,也让很多煤矿主、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纷纷涌入该行业。

 

  然而,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全球贸易额急剧下滑,海运市场需求量也随之减少。前些年订下来的船舶,也进入交付期,进而导致供需出现严重倒挂。据分析,现在全球海运需求与运力比例已达1:3.5,即每吨货物就有3.5吨的运力来争夺。“现在买1条船,恐怕20年都未必能收回成本。” 统计显示,深圳市目前拥有航(海)运企业40多家,其中经营超过百万吨运力的企业有2家,为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粤电航运有限公司,全市航运总运力近370万吨。“深圳航(海)运企业的数量在重点港口城市中并不算多,因此受此轮大萧条的影响不是最严重,但却十分值得警惕。” 深圳市海运协会许秘书长介绍称,2013年全球经济逐渐回暖,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加强,提升了矿石、煤炭需求;另一方面新船交付高峰期已过,随着旧船逐渐淘汰,运力过剩的现象有望在2015年或2016年有所缓解。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商人将开凿尼加拉瓜运河 已砸钱9亿美元 下一篇:港口吞吐量增速波动下行 外贸吞吐量增速回落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