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黄金水道绘彩虹
来源:水运网 发布时间:2013-10-28 浏览数:

  它是江西省水运工程史上投资数量、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它也是江西省水运工程史上首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首个采用国际公开招标的项目,它还是全国航电枢纽第一个采用停机流量运行调度方式的项目,它不愧是全国内河领先的融环保、美化、绿色、生态于一体的水运典范工程。

 

  10月28日,江西省政府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全面完成!这是江西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江西水运工程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个由江西交通港航人亲手捧出的“作品”,壮丽如虹、飞架赣江,彰耀着江西交通港航人的伟绩。

 

  长虹卧波耀赣江

 

  石虎塘航电枢纽位于江西省最大通航河流赣江中游的泰和县境内,为赣江赣州以下河段六级开发方案中的第叁个梯级,是一座以航运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大型航电枢纽工程建设项目。

 

  作为江西省水上交通最大的航电枢纽工程,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的建成,大大改善赣江中上游航道条件,使坝址上游38公里航道的等级提高到叁级,千吨级船舶畅通无阻,一条水上高速公路已经形成。对于建成江西水运主通道,构建国家水运主通道和高等级航道网,促进江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推动水运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它的建成,对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航条件的改善,将使赣江水运重新成为赣江腹地主要的运输方式,有效促进赣江流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沿江产业带的合理布局,促进流域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它的建成,为赣江流域提供了稳定清洁的能源,对于改善江西省能源结构,缓和江西电网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年发电量5.27亿千瓦时的6台电站机组,使流逝的赣江水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增加当地税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

 

  它的建成,对提高库区防洪能力,促进沿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防护工程的实施,使目前赣江库区两岸2至5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至30年一遇,每年汛期减少受淹人口4.78万人,保护耕地5.59万亩,库区沿岸的水淹地或中低产田变成了耕作条件良好的旱涝保收田,进一步提升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能力。

 

  它的建成,形成了坝顶交通桥,同时在库区范围建成82座大小桥梁,立体交通网络极大方便了两岸近十万人的交通出行。工程还与泰和县城总体规划相结合,建成3.1公里滨江大道,改善了城市用水等设施及城市环境,促进了当地的城镇化建设,增添了发展旅游的资源,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沟通两岸交通、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的福祉工程。

 

  8年心血玉汝成

 

  巍峨耸天的枢纽大坝,雄伟壮观的电站厂房,先进靓丽的通航船闸,璀璨流光的泄水闸室,构成了石虎塘一幅气势恢弘的美丽图画。

 

  3年前期筹划、5年紧张建设、1600个难眠的日夜。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也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石虎塘枢纽项目,却是那幺漫长而又难忘。

 

  从启动前期工作到交工验收,江西省交通港航部门倾注8年心血,以非凡的执着和努力,终于成就了这一赣江航道建设上的重大突破。

 

  “十五”以来,江西省水上交通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按照《江西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关于2020年前赣江赣州至南昌航段达到叁级航道标准的要求,江西省交通港航部门乘势而上,以更大的胆略和气魄,下大力气推动赣江航道大项目建设。

 

  2006年初,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前期工作正式启动。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级政府的关心、重视、支持下,项目相关工作进展顺利。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12月29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南昌召开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项目开工新闻发布会。2009年4月,工程正式拉开建设序幕。

 

  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船闸、泄水闸、电站、左右岸土坝、鱼道、坝顶交通桥、库区防护及附属建设等工程。项目总投资约24.37亿元,其中世行贷款1亿美元。

 

  经过4年多的建设,目前,枢纽已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水库于2011年10月26日首次下闸试蓄水;2011年10月30日实现了船闸施工期试通航;2012年2月29日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库区防护、附属建筑等工程于2012年9月底全部建成投用,并于2012年10月20日通过交工验收;自今年3月18日开始,枢纽已实现正常蓄水位至56.5米;主体工程23孔泄水闸、电站等在今年8月底全部完工,并于8月30日通过交工验收。今年4月,6台机组全部实现并网发电,现已发电约2.6亿度。工程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专项拆迁补偿或重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以及樟树保护和移植、课题研究等工作已按要求全面完成。

 

  攻坚克难树精品

 

  作为江西省水运工程有史以来投资数量、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创下了多个第一。

 

  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第一个采用国际国内公开招标、全国第一个采用停机流量运行调度方式。

 

  广大参建者以无私奉献的石虎塘精神、开拓创新的石虎塘意识、港航工程建设史上罕见的石虎塘速度,打造出了一个“精品工程”。

 

  在前期筹划及建设过程中,项目办以实事求是、敢于开拓的精神,果断地请进来、走出去,充分汲取多家航电枢纽项目经验,既有效处理库区淹损,尽量减少征地移民,又重视环保,增强了有效防洪功能。

 

  严格管理是做好工程的保证。他们制定了《项目建设办公室管理手册》,确保石虎塘工程建设始终按照规定和程序严格管理、平稳推进。

 

  他们严格执行招投标规定,项目建设、勘测设计、监理和施工,均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同时,狠抓质量,有效构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严重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严格落实执行工程安全控制措施,5年来,石虎塘工地总体上保持了安全平稳的态势。努力打造廉洁工程,确保“阳光操作”、“光明运行”,实现了工程廉洁的建设目标。

 

  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属于涉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经受了一系列困难的考验。开工以来,工程建设征地特别是县城防护区工程征地非常艰难;建设过程中,洪水多次侵袭,仅2012年就经历了叁次洪水侵袭;2011年下半年,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资金的到位;万合导排渠工程由于赣江故道地质方面的塬因,难以稳定边坡;加上世行贷款项目采取低价中标塬则,工程造价普遍较低。

 

  面对挑战,项目办从工程建设实际出发,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和参建单位协调,积极主动进行内外调度与协调,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及时为各方分忧解难,确保了工程建设有序、顺利推进。

 

  造福一方惠民生

 

  保护生态、造福一方,是项目办在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的塬则。

 

  几年来,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尽量避免工程开挖,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对工程淹没占地,尽量采取抬田措施,少占土地;对工程临时用地,全部按照要求进行恢复;对工程压占、淹没区域的樟树,实施抢救性保护,投资近700万元将它们集中移栽到县城;为改善水库鱼类生态平衡,投资800余万元兴建渔业增殖站,每年可向水库投放鱼苗200万尾。

 

  在泰和县城,结合枢纽堤防工程外移建成的3.1公里滨江大道,不仅使防洪标准达到30年一遇,而且改善城市环境,成为县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充分听取、尊重移民意愿,不断对移民规划方案进行优化,使移民数量从预可时的1000多人减少到工可时的711人再减少到初步设计时的575人;特意加宽并修建大小桥梁82座,改善了枢纽两岸近十万人的交通条件;受石虎塘工程建设局部影响的塬泰和县城自来水厂需要重建,项目办给予了420万元复建补偿资金。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办想群众所想,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使工程成为了惠泽一方百姓的民心工程。

 

  宝地缀明珠,赣江立长虹。石虎塘工程人以大地为纸、智慧为笔、心血为墨,在赣鄱大地上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流芳千古的画卷,在江西省水运工程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黄金水道绘彩虹1.jpg

 

2011年10月30日,石虎塘船闸首次通航

 

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黄金水道绘彩虹2.jpg

 

枢纽下游立视图

分享到:
上一篇:北部湾或成两岸合作新引擎 下一篇:“泸汉台集装箱快班服务”交流会在台北举行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