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克振一行到长江湖北段调研航运工作情况。此举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相关指示精神。
“三峡船闸过闸需求继续增长怎么办?”“荆江工程建设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中游航运在整个长江占据什么地位?”许克振对长江湖北段航运发展十分关心与重视,通过调研,更全面、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了长江湖北段航运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问:“三峡船闸过闸需求继续增长怎么办?”
长江三峡河段内有三峡和葛洲坝两大世界级水利枢纽,是贯穿东中西部地区的咽喉要道,两坝船闸是长江黄金水道的关键节点,具有政治敏感度高、安全风险度高、社会关注度高、民生关联度高的显著特征。
今年6月15日,三峡船闸投入运行十周年,累计通过船舶57.03万艘次、旅客1001.3万人次、货物5.91亿吨,有效发挥了三峡枢纽航运效益。
然而,随着过闸需求的快速增长,三峡船闸也日益显现出通过能力不足、船舶待闸常态化问题。目前,在三峡坝区,平均每天待闸船舶约200艘,待闸时间约2天。若遇大风大雾、汛期大流量、船闸检修等情况待闸时间会更长,2012年汛期船舶积压最多曾达到940艘次。
“如果三峡船闸过闸需求继续增长怎么办?”在视察三峡坝区通航情况时,许克振关切地问。“一是进一步挖潜提高通过能力,二是新建船舶过坝水运新通道。”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局长计玉健认真回答说。
目前为解决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三峡坝区还采取了翻坝转运方式,有效缓解了坝区船舶的积压状况。但翻坝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据介绍,通过三峡船闸88%以上为大宗干散货(矿建、矿石、煤炭、钢材等)及危险品、集装箱、商品车。而据测算,干散货和集装箱的翻坝转运成本分别为50元/吨、900元/TEU。翻坝成本高、运输组织复杂、码头等设施投资大,从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节能型、便捷性考虑,这些货物均不适宜翻坝陆运,水运更具比较优势。因此,新建船舶过坝水运新通道才是解决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船舶待闸常态化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问:“荆江工程建设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浅也在荆江。荆江河段自然特性复杂,河床演变剧烈,洲滩变迁频繁,航槽极不稳定,是长江船舶航行最为困难的河段。由于航道自然条件差,从新中国成立到2009年,荆江河段枯水期只能勉强维护2.9米的航道水深,长江航道局每年枯水季节都要派出10多艘大型疏浚挖泥船在这段航道上日夜奋力维护。
9月14日,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正式开工。工程建成后,荆江航道可以满足万吨级船队和3000吨级货船双向通航的要求,将打通长江中游航运“瓶颈”,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巨大潜能,促进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荆江工程现在进展情况怎么样?”“工程是在枯水期施工吗?”“工程建设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在视察荆江航道建设工程情况时,许克振关心地问,荆江工程指挥部对这些问题一一仔细作答。当得知工程建设对周天水道颜家台取水闸口带来一定影响、非法采砂导致瓦口子水道整治工程效果大打折扣时,许克振要求荆州市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据了解,荆江工程的开工建设,得到了湖北省,特别是沿江荆州市、宜昌市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早在今年6月份,长江航务管理局就与荆州市签订了战略协作框架协议。这为荆江工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最近,荆州市有关部门专门召开由沿江县镇参与的协调会议,荆州市副市长王守卫更是亲临工程现场,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然而,由于工程线长点多,情况复杂,一些问题更是与当地民生息息相关,一些悬而未决的棘手问题仍然制约着工程的顺利实施,也影响着长江中游航道尺度的进一步提高。如涉水设施的搬迁补偿问题,违法采砂影响已建工程稳定和整治效果,工程涉及滩地临时占用、林木的砍伐许可及青苗补偿问题等。
三问:“中游航运在整个长江占据什么地位?”
湖北地处我国经济版图的中心,长江湖北段航运也一直是长江航务管理局资金和项目安排的重点。“十二五”前三年已投入资金65亿元(达到了“十二五”同期总投资的60%以上),安排航运建设项目近100项,新建了一大批关键性航运工程,长江湖北航运发展的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湖北的码头总量是多少?”“中游航运在整个长江占据什么地位?”在听取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魏志刚的汇报时,许克振关心地问。
“湖北大大小小的码头有1003个。”“湖北段是长江航运承上启下的中心区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水运资源优势十分突出。”魏志刚对一连串问题对答如流。
据了解,目前,沿江区域发展不平衡,上海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建设早已起步,安徽的皖江城市带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江西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龙头昂起”,重庆的两江新区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获得国家多项重大政策支持。相比之下,湖北省还存在很大差距,还有很大的开放开发空间。
今后,长江航务管理局将主动融入积极作为,为打造长江经济带升级版提供支撑。一是对接“两圈一带”,促进长江航运与沿江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二是加快推进中游航道整治和三峡扩能,打造畅通高效的高等级航道“主轴”;三是加强支持保障系统建设,营造安全有序的水上运输环境;四是积极支持湖北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五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服务湖北水运业发展;六是促进长江航运绿色发展,支持打造湖北沿江绿色生态走廊;七是大力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