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马士基盈利思考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14-03-17 浏览数:

  马士基的2013年年报近日一经发布,立刻在业内激起阵阵涟漪。高达37.7亿美元的业绩,虽非马士基近5年记录的最高位,却足以让低迷沉闷、悲观已久的业界惊讶。

 

  近年来,业界往往通过马士基的经营状况及发布的数据来观察市场,并以此作为航运经营的标杆来作对比,但鲜有深入追问与探究数据背后的东西。

 

  在航运业连续大面积亏损中,马士基的经营业绩与众多同行形成了盈亏强烈反差,仿佛深谷中的“一线天”,更多地激起了航运业思考自身突围与复苏的热情。

 

  凭借麾下五大板块业务,马士基再度夺冠独占全球航运市场的鳌头。值得关注的是,在平均单箱运价、运费总收入双双呈个位数下降的状态下,马士基航运依然以15.1亿美元的业绩位居五大板块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危机以来的6年间,马士基航运曾经遭遇滑铁卢,2011年在“石油等业务的对冲”下,才化解了亏损5亿多美元的难题。

 

  马士基多元化经营的成败得失,至今是全球范围内褒贬不一的话题,但马士基按息税前利润率计算,比主要竞争对手高出7.5个百分点。应当看到,在上述扭亏为赢、转败为胜的过程中形成的“马士基现象”,足以让业界同行深思并获得启示。

 

  在此,记者不妨梳理一下马士基航运近年来的一连串新招。其一,面对市场运力过剩,马士基推出了“天天马士基”服务,确保亚欧航线每一个港口的货主在全年365天都能将货物装船运走。此举看似简单,但面临风险的是班轮的舱位利用率。“天天马士基”坚持到今天,不仅为马士基航运的服务质量加分,同时直接消化了部分富余、闲置的运力,可谓“一箭双雕”。

 

  其二,马士基不反对抄底造船,但注重有效的运力管控。一是运用到期退租等手段,先后将一批能耗大、成本高的船舶从船队中陆续退出;二是把握市场淡旺季的时机与节奏,在保持高位运价的同时,适时、错峰投放运力,从而实现运力成本与收益的平衡。

 

  其三,提前规划,打造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的3E级船舶,去年以来,5艘3E级船舶投入亚欧航线营运,在与退租船形成的一退一进中,船队的平均单箱成本下降了10.6%,燃油消耗降低了12.1%。

 

  其四,策划、组建成立P3联盟,选择亚欧、跨太平洋和跨大西洋三大受金融危机以及后续影响最大的航线,集中班轮业前三巨头的优势运力,进行同船型之间的成本比较,并考量不同航线上不同船型的经济性,由船舶运营中心按照市场需求作出安排与运营调度,目的是以运营效率的最大化换取舱位利用率最大化,此乃2013年马士基盈利的“全部关键”。

 

  记者认为,在经历史上最长的航运低迷期中,马士基从市场低谷中凸显出应变的能力、运营模式创新的能力以及把握市场的能力,这是业内所谓的“马士基现象”。与其相比,中国航运业缺乏应变和创新,在攻坚突围、走向复苏的路上,不妨从“马士基现象”提供的样本中获得启示。

分享到:
上一篇:天津恢复内河船舶航行 下一篇:蚌埠2014年拟投2.7亿元加快水运建设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