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中国首艘货油舱耐蚀钢示范油轮完工
来源:欧浦钢网 发布时间:2014-09-28 浏览数: 标签: 运输 油轮 中国

  9月17日,在上海吴淞船厂码头,中国首艘货油舱耐蚀钢示范油轮———“大庆435”号举行了完工仪式。这标志着中国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标准要求,建立大型油轮用耐蚀钢体系取得重大进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同时,我国首次形成了钢材产品“产学研检用”一体化的协作创新模式。

 

  近年来,IMO对原油船的腐蚀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于2010年通过了日本提出的将原油船货油舱用耐蚀钢纳入强制标准的提案,相关标准于2014年1月1日强制实施。日本一方面在IMO大力推进耐蚀钢国际标准,另一方面又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向中国大型船厂推销耐蚀钢。这种“国际标准强制+专利保护”的模式成为发达国家技术垄断的惯用手法。

 

  2008年,中国钢研集团、鞍钢、中国船级社(CCS)等单位率先开展了原油船货油舱的腐蚀调研与耐蚀钢的研制,并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组织、推动下,于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经过4年的努力,该项目课题组突破了材料研发、生产、检测等诸多核心技术难题,在不大幅度增加船板制造成本、不损害造船工艺性能、保持常规船板原有力学性能的前提下,研制出了满足IMO规范要求的油船用耐腐蚀钢板。

 

  为推进国产耐蚀钢实船应用,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基于IMO标准的船用耐蚀钢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由中船工业集团第十一研究所牵头,中国钢研集团、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中国船级社、鞍钢、宝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等单位参加。他们仅用1年多的时间,就突破了配套焊材、检测装备、船检规范、建造工艺、示范船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他们研制的耐蚀钢板的成分、常规力学性能、焊接性能与传统船板相当,耐蚀性能则大大优于传统钢板:在内底板环境中年腐蚀速率小于0.5毫米,较传统钢板提高10倍以上,并超过了日本报道的实物水平;上甲板环境外推25年的腐蚀量小于1.3mm,满足了IMO标准要求。

 

  目前,耐蚀钢应用的指导性文件《CCS原油船货油舱用耐蚀钢检验、认可指南》已正式发布,发布时间仅次于日本船级社,而《原油船货油舱用耐蚀钢国家标准》也在编制中。耐蚀钢检测认证所必须的特种实验装置已经完成了工程化研制,通过了中国计量认证、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和CCS认可,是世界上第二家具备批量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在知识产权方面,该项目已向有关方面提出专利异议,驳回日本货油舱耐蚀钢专利一项;申报自主专利8项,已批准2项。

分享到:
上一篇:招商局集团与淡水河谷建立战略合作 下一篇:山东日照开通至釜山港全集装箱航线 每周一班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