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马路经济、铁路经济开始
从深莞等珠三角先行发展地区的第一波城市化开始,深圳平湖就开始起步了。这与平湖地处深莞要冲地带不无关系。
翻看珠三角地图,位于珠三角东岸的深圳平湖,地处深圳与东莞交界地带,从深圳市区驱车出发,沿着已经通车的丹平快速路,约四十分钟到达位于深、莞交界处的平湖街道。
车窗外的景象,成为这个基层街道的现实写照:代表着国际化现代物流业的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开张,周围遍布着大大小小、各色不一的物流园区和企业;临近平湖街道办所在的道路两旁,作为商贸服务业的沿街店铺不乏人气、似乎永远都是热气腾腾。
交通大变迁,环境大治理,产业大聚集,城市更新大举推进,一个全新平湖蓝图初现。
在珠江东岸,这是一个基层镇街的区域地理:平湖街道位于龙岗区西北部,辖区总面积41.8平方公里,是深圳与东莞两市、龙岗与宝安两区的交界点,距离香港特别行政区25公里,距离深圳市区19公里,距离东、西部的盐田港、蛇口港和深圳机场均在一小时车程之内。
更具历史感的莫过于铁路系统了!在平湖辖区内,有京九、广九两条铁路交通大动脉,这是平湖运用铁路经济发展的开端。此外,还有机荷、水官两条高速公路以及丹平、东深、平龙、平新等四条对外干道;拥有日编能力为8000车次的平湖铁路编组中心,平盐铁路与平南铁路在物流基地与京九、广九铁路接轨,直通盐田国际中转港和蛇口集装箱港,机荷高速公路把平湖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个总人口50余万(其中户籍人口约2.3万人)的基层镇街,在深圳市总体规划中,平湖片区作为“三轴两带多中心”中8个组团中心之一。其功能定位是:深圳中部物流组团的片区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平湖街道范围的行政办公、商业、文化和生活服务职能,及周边物流基地、金融后台基地、平湖街道级工业园等产业区的产业服务职能。
记者了解到,根据深圳市“三条轴线、三个圈层、三级城市中心、九个功能组团”的城市规划布局结构,平湖是深圳中部轴线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未来深圳发挥流通枢纽及国际交流功能的重要区域,也是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
经济与产业的聚集,将引发新一轮的城市化。可以预见的是,由于产业人群的聚集,以平湖为首的深圳中部将迎来新一轮的全面升级。
物流重地
一个镇街与深圳物流业的命运交集
纵观平湖数十年的发展脉络,“物流”二字在这个珠三角东岸镇街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从2004年华南城选址平湖片区开始,在珠三角城镇与深圳市规划中,物流成为平湖片区最为抢眼的经济词语。
在《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上,针对平湖发展的指引,是要将平湖发展成为“以区域物流为基础,国际物流为重点,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国际性物流基地”。
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上,对平湖发展的定位及要求定为:“利用交通优势和地域区位优势,规划平湖物流园区,联接东、西部港区,发展公铁联运、海铁联运,面向珠江三角洲及内地形成中远距离货物集疏运、内地与香港中转物流基地。此外,为各金融机构提供安全、高效、可靠及专业化的金融后台业务服务,处于平湖街道的华宝农场金融产业服务基地将发展为深圳、港澳金融产业的后台集聚地”。
事实上,处于深圳边缘地带的平湖街道,位于深圳与东莞、龙岗区与宝安区的交界处,在民间有“飞地”之称,交通受阻便是不少人热议的焦点之一。
按照世界物流业发展的普遍规律,通常而言,物流园区是政府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顺应物流业发展趋势,实现“货畅其流”,在郊区或城乡边缘带主要交通干道附近专辟用地,通过逐步配套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在此聚集,使其获得规模效益,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平湖的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也正是在上述原因背景下一步步起来的。
1998年,深圳市提出建设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同年,龙岗区平湖物流基地宣告成立。作为全国第一个由政府运行建设现代物流基地的范例,作为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确认的全国第一家“物流试验基地”,平湖物流基地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各方瞩目。
资料显示,龙岗平湖物流基地(物流园区)是深圳市6大物流园区之一,是唯一的综合性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的首期开发,按照国内与国际物流并举的方式。
“当时平湖物流基地就想搞成一个以物流为龙头的新型开发区,把物流产业作为龙头产业,同时带动批发、商贸、房地产开发等一系列内容。但在当时,平湖物流园区显然并没有上升到这个层次,而且也难以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如此分析说。
据介绍,1998年12月30日,平湖物流基地开始建设,到1999年8月,该基地被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确定为国内第一个物流实验基地。与之相反的是,在2002年之前,已经成立4年的平湖物流园区一直缺乏项目,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于2004年12月投入运营的华南城(一期),才成为平湖物流基地发展中的转折点。
不过,“物流重镇”也不无困扰,曾经的规划定位到了新的阶段,有成为发展掣肘的可能。
深圳平湖片区物流业内人士陈功认为,从平湖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路网来看,这些年里的平湖,一直处于“被掐死”的局面。“从地图上,平湖地处深圳的中部地区,往东扩展,受东莞市凤岗镇的牵制,区域扩展能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无论是通往深圳市区,还是通往龙岗中心区,平湖的这两条道路都在不同时期内存在着收费现象,这大大影响了居民的工作生活。人流的缺乏,随之带来物流和资金流的缺乏,最终影响到平湖片区的竞争力。”
深圳市龙岗区区长姜建军在评价平湖的发展史时,认为平湖早年发展肩负的是“为特区发展服务”的使命,是“处于被动”的。如今的平湖街道亦非当日能比。据悉,近年来,制约平湖发展的城市路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已经落户平湖,原定位的仓储物流要向高端物流转变,平湖物流重镇迎来发展新机遇。
代表着国际化现代物流业的海吉星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开张,正成为片区的一张新名片。
营造一派远离尘嚣的田园风光
北边罗山水库,南边甘坑水库,东边凤凰山公园,平湖片区给予外界的形象,长期以来是“工业区”的代名词。
事实上,深圳中部北大门的这个区域位置,却被青山绿水所环绕。这个叫做罗山的水库,安安静静地藏在深圳、东莞交界处的群山之间。
与中心区鳞次栉比的店铺和逼仄的工业区相比,罗山水库有着难得的清幽和宁静,一群灰鸭子、一艘驳船、几座荒弃的屋子,都能给人带来故乡郊野般的气息。
在深莞交界处、平湖街道北面的山厦社区,这座默默无名的水库,一度吸引着来自北京和深港两地的官员专家、业内人士的目光。这里一度规划为“郊野公园”,也有“自行车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无论以何种主题,对于平湖居民和自行车车友而言,均是掩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区域位置显示,罗山水库距平湖中心区约2公里,距深圳市区约20公里。目前平湖境内有京九、平南铁路和机荷、水官、盐排高速、南坪、东平、玉平快速等多条公路连接,半小时可抵达香港,2小时可到达珠三角大部分城镇。
“将营造出一派远离尘嚣的田园风光”,曾经的罗山公园项目建议书上如此写道。平湖街道农林水办负责人告诉记者,罗山水库总面积约15公顷,水深7米左右,为非饮用水源,水质良好。巡查员骑自行车沿水库巡查一周大约需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