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河北省政府主办的2013产业中国城市高峰论坛上获悉,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近期有望召开,一系列与城镇化有关的配套政策正在中央层面抓紧酝酿中,其中之一就是农村人口转城市人口后,社保政策如何对接。与此同时,各省城镇化建设热情高涨,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的城镇化思路正普遍形成。
作为环京津增长极的重要延伸区域,河北目前产业战略定位为传统产业的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入。于是,以河北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开始了雨后春笋般的产业升级计划。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此轮产业升级依托于城镇化概念下的大都市辐射圈,其范围将深入星罗棋布的广大内陆地区。运作模式上也一改此前比较普遍的政府主导招商模式,强化市场力量的介入,引入民间资本运营地方产业园区平台。
随着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的城镇化思路更加明确,在日前举办的河北省招商洽谈会上,仅河北廊坊一市,就有多达39个产业园区同时招商,产业定位遍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物流、会展旅游、节能环保等多个高新领域。其中不乏多个产业园区间定位相近。
童晨晖表示,未来的产业园区,将更多依托有经验的园区运营商,改变过去由政府自己建设为主的局面。同时体现产业升级主题,其间,地区龙头企业将会起到示范作用。另外,宽松的政策和税收优惠,能进一步培育中小型科创企业的快速成长,帮助中小企业平稳渡过企业发展早期的各个阶段。通过这样的园区运营模式,政府和企业都将从园区发展中受惠,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