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物流园区
解读上海自贸区总方案:开辟六大领域试验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13-10-08 浏览数:

  近日,国务院公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落实了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文化和社会共计六大服务领域的开放政策,涉及18项措施。政策已经出台,大幕就此拉开,会对各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市场又将如何反应。

 

  同时,上海自贸区已经不再是一个区域性经济改革的范畴。它将在改革者手中,如何变成一场新的制度改革的起点。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解读贸易

 

  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系列新政吸引全球企业入驻

 

  记者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获悉,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是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措施。这其中包括加快贸易的转型升级和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

 

  具体而言,在贸易转型升级方面,《方案》提出,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鼓励跨国公司建立亚太地区总部,建立整合贸易、物流、结算等功能的营运中心。

 

  对此,研究员邱跃成对记者分析指出,《方案》的出台将吸引国际大型企业入驻自贸区,扩大在我国的业务范围,自贸区内外大宗商品的流通速度将明显加快。

 

  简化通关制度

 

  “仅仅从自贸区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方面的细则来看,我们可看到该细则主要分为三块内容: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发展;国际化贸易普遍化、常态化;贸易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生意社钢铁分社主编何杭生说,如果以上细则如期实现并规模化,那么上海自贸区将成为中国大宗商品贸易接轨国际的一道门户,也是一条捷径。

 

  《方案》对自贸区在贸易发展的方式,提出了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鼓励跨国公司建立亚太地区总部和探索设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

 

  《方案》还指出,应加快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推动生物医药、软件信息、管理咨询、数据服务等外包业务发展,允许和支持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项目子公司并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按照《方案》设计,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由此带来的未来贸易壁垒减少及零关税的实施、通关制度和手续的简化,将极大促进各类型贸易活动。

 

  打破贸易屏障

 

  “自贸区意味着更优惠的政策、更大的开放度,一定会吸引更多外国公司的进出口货船在上海自贸区停留‘歇脚’,这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仓储、包装、加工产业的繁荣,尤其是贸易自由化扩大了货物自由流动的空间,大大促使各国货物到自贸区进行集散周转,但随着自贸区内企业的数量和种类的大幅增加,对物流仓储系统管理技术的要求会很高,这将‘倒逼’我国物联网和物流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特约研究员王京分析指出。

 

  发布的研报显示,目前我国港口开放程度有限,转口贸易、过境加工受到诸多限制。自贸区打破贸易屏障后,更开放的环境将提升贸易量;简化的监管将提升贸易流通速度和效率。此外,自贸区成立后,上海作为腹地经济与国际对接的桥梁,窗口效应更加明显,将带动长三角地区贸易、加工、服务行业发展。

 

  何杭生告诉记者,“其实,你可以从《方案》中感受到,政策的制定者传递的是这样一种讯号,即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不管本土还是外来,只要有资金,只要有客户,只要有目标,自贸区的注册开放、审批简单、赋税减免、融资方便、加工精湛、运输快捷等各项机制都将给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企业实力增强了,那么我国大宗品贸易国际地位也就随之水涨船高。

 

  解读航运

 

  中资旗船试行沿海捎带业务、提升货物聚集能力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着重强调的“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被业内看好。

 

  上港集团副总裁严俊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贸区总体方案的颁布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其中关于航运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可以集聚更多的航运要素,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内涵更丰富。

 

  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

 

  《方案》提到,积极发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国际枢纽港的联动作用,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积极发展航运金融、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航运经纪等产业。

 

  “这将对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有很大帮助”,严俊昨日对记者表示,从整个上海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反映出的吞吐量来看,目前上海港在世界上无疑是排名前列的,而《方案》所提出的发展航运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将有助于整个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的改变,可以集聚更多的航运要素,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

 

  《方案》中开放措施中提到的“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被认为是对港口与航运企业的利好消息。

 

  中海集运相关人士昨日告诉记者,《方案》允许非五星旗船在国内沿海港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对公司降低中转成本上将带来利好,但具体的影响尚待统计。

 

  “以后相关船舶货物的中转不必再到韩国釜山港等港口中转,降低了中转成本”,该人士告诉记者,“而成本的降低,也会带来价格上的优势。

 

  不过,严俊表示,根据刚刚颁布的政策,中资或者中资控股船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也就是中海、中远、中外运等几家,具体能够给上海港带来多大的增量还有待进一步观测。

 

  发展航运指数衍生品交易业务

 

  《方案》中还明确指出,加快发展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业务。

 

  就在不久前,BDI指数发布者波交所宣布在上海设立实体办公室。据业内人士分析,波交所进驻上海用意明显,正是看中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来发展自己的信息业务与会员业务。

 

  目前在国际航运界具有影响力的除了BDI指数之外,上海航运交易所所属的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SEFC)推出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也已成为首个全球国际集装箱运价衍生品交易的结算标的。2011年6月28日,SSEFC根据SCFI推出了国内首个集装箱运价衍生品交易合同。

 

  2011年12月7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在中国沿海运价指数(CBFI)的基础上,又发布了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每日指数(CBCFI),当日,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以此指数为基础的沿海煤炭运价衍生品交易合同也同步推出,这也是航运界首个沿海煤炭运价衍生品交易。

 

  在自贸区强调发展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业务之际,SSEFC相关人士昨日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将于2013年10月10日发布新的中国沿海煤炭运价衍生品—中国沿海煤炭 (南北线)运力交易合同,该产品是全球首个采用实际运力交割的航运金融衍生品。

 

  业内人士表示,运价指数及其衍生品交易在国内的问题并不是能否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国外的资金进来,而是国内目前的规模以及参与度都不够。

 

  “并非靠政策的一两句话就可以带动交易量规模的扩大以及参与者的增多”,该研究员告诉记者,“这需要市场培育,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解读保险

 

  试设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促成中外合作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将在自贸区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朱俊生对记者表示,这对国内专业健康医疗保险的发展是一个利好。全民医保之下存在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由于医保共性难以实现差异化,从现实的环境来讲,有利于实现健康医疗保险多元化的发展要求。朱俊生指出,对外资保险公司来说,由于解除了之前的政策限制,自主经营的空间加大。

 

  此前,外资险企中的医疗健康险虽然形成一定经验,但由于长期无法盈利而选择退出的不在少数。试点设立外资专业的健康医疗保险服务机构,或包含一些税费上的优惠,有助打破健康医疗保险行业现状。对于国内险企来说,将促成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合作。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仅设立专业健康险公司作用不大。安盛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颖晖认为,只设立专业健康险公司是没有用的,而是需要理顺整个健康产业链,包括(外资)医院、国际网络间结算的便利性、流动性、健康管理机构、专业中介等等。

 

  行业分析师张磊对记者表示:“如我们之前的预期,此次方案涉及保险行业的开放措施不多,对险企实质上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上述分析师认为:“从险种上来看,健康和意外保险属于人身险的一个险种,占比并不大,首先在业务范围上的影响相对有限;其次,由于险企充分竞争格局已定,外资险企在业务拓展的空间也不是特别大。”至于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的意义,他称,“更多的在于借鉴先进经验,并配合其他资本项目开放。

 

  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1-8月健康险保费收入742.45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9.45%;人身意外险伤害险保费收入为312.80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3.98%。

 

  稍早前,市场传言自贸区方案或包含 “金融服务业要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开放”,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从此次公布方案情况来看,与此前市场预期的(政策)幅度相比要窄,从保险行业本身的发展态势来看,本身竞争压力比较大,因此整体上不像银行受益利率市场化等举措明显。

分享到:
上一篇:内江(国际)农副产品物流园火热建设中 下一篇:吉林高新区市汽车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