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物流园区
全面推进贵阳综合保税区建设筹建中瑞经贸合作园区
来源:贵州商报 发布时间:2014-01-20 浏览数:

  贵州省政协委员、贵阳市政协副主席余维祥建议全面推进贵阳综合保税区建设,并充分利用新近达成的中国与瑞士的自由贸易协议,在综保区内筹建中瑞经贸合作园区。

 

  余维祥说,贵阳综合保税区作为贵州省第一个综合保税区,是贵州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的“侦察兵”和“先遣队”。然而,贵阳综合保税区属于“三不沿”内陆型综保区,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工业、交通基础薄弱,物流成本高,开放程度低,创新能力不足,比较优势不明显。

 

  针对‘三不沿’地理特征,余维祥认为,应采取“绕开拥堵走高速、减少弯路抄近路”的方式,结合本地实际,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及其他保税区发展经验,推行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余维祥建议,首先在国家层面,省委、省政府积极争取国家各部委支持,争取将贵阳综保区成为贸易、金融、通关、检验检疫等领域相关改革的先行先试单位。而在省级层面,将综保区列入省综合改革试点范围,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90项专项改革方案,促进有利于保税区发展的政策尽早落地。

 

  制度创新方面,余维祥认为,一是创新市场准入方式。支持贵阳综保区借鉴上海自贸区模式,探索尝试“负面清单”管理方式。二是创新开发建设机制。支持综保区借鉴上海外高桥、北京天竺、重庆两路寸滩等的成功经验,通过组建综保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有效推进综保区的开发建设;三是创新融资模式。支持综保区采取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成立多只产业发展基金,设立私募股权基金参与开发建设,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建设发展资金保障机制;四是加强法制建设。建议贵州省人大支持贵阳市人大尽快出台贵阳综保区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

 

  余维祥还建议,在贵阳综保区现有的10.83平方公里配套区基础上,将建设中的临空经济区、无水港统筹作为贵阳综保区的腹地经济区来规划发展,并加快资源整合,形成“一区多园、联动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加快龙头项目的引进力度,通过龙头项目促进综保区发展,拉动相关配套产业,加速综保区产业聚集。最后,贵阳综合保税区还可以充分利用我国新近与瑞士达成的自由贸易协议,在自贸协定的框架下,筹建中瑞经贸合作园区,让综保区更快地发展。

分享到:
上一篇:丽水经开区新年首批投资项目集中签约 下一篇:西青辛口镇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现代物流园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