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物流园区
自贸区将“开展若干新试点”
来源:东方早报 发布时间:2014-03-06 浏览数:

  商务部一名官员认为,李克强所说的“展开若干新的试点”,既包括新的自贸区批复,也包括新领域的试点。这也可以理解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政策的“复制推广”的试点。

 

  3月5日上午,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近两个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两度提及上海自贸试验区。

 

  在回顾2013年工作时,李克强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在2014年工作总体部署中,李克强又提到,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打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建设好、管理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并开展若干新的试点。扩展内陆沿边开放,让广袤大地成为对外开放的热土。”

 

  一名商务部官员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内容来看,李克强对于自贸区的说法,“既有继承性,又有新说法。”

 

  去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到,“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以及“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加快沿边开放步伐”。

 

  但选择哪些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何时批复第二批自贸区,一直没有确定的说法。

 

  安全审查等体制成型“大约还要等半年”

 

  关于“建设好、管理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名接近商务部的学者的理解是,“建设好”是指政策如何落实,开放如何实施;而“管理好”则是基于风险性考虑,例如在金融、电信领域可能会出现不可控的风险。

 

  据前述商务部官员介绍,中央本来就要求上海方面,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情况和推进进度,虽然当初是各部委和上海市一同做的方案,“但有些想法出来后不见得都能实施,不见得你要的东西就能起作用,所以加上了后半句,‘并开展若干新的试点’。”

 

  前述商务部官员说,“这里面弹性就比较大,如果在建设中有问题,上海方面肯定会给中央提出新想法,例如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贸易投资新领域,这都是可以再研究的。”

 

  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的一名官员此前也曾提及,今年“两会”期间,中央会专门听一次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汇报,看看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和困难。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进展是否顺利,实际成果如何,将决定国内第二批自贸区的批复时间。

 

  中国证券网昨日报道称,在全国人大安徽团讨论时,有高层人士透露,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经验仍需积累,目前集中的问题在于负面清单太长,安全审查、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不完善。上海自贸试验区大约还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大体形成安全审查和事中事后监管的体制方案。这名高层透露,任一省市再申请设立自贸区,都需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同时,设立自贸区要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为基础,要建立安全审查机制,建立审慎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中部地区应当从实际出发,考虑适当的发展思路和政策。

 

  按计划,上海今年会公布首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内容。其中,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成熟经验之一,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已经率先向全国推广。

 

  地区和政策双扩围

 

  至于未来国务院批复自贸区的数量,眼下还不得而知。

 

  按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是要“开展若干新的试点”。前述商务部官员认为,李克强所说的“展开若干新的试点”,既包括新的自贸区批复,也包括新领域的试点。这也可以理解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政策的“复制推广”的试点。

 

  “因为上海的总体方案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没有落地。不是国家有没有政策,而是现有的体制里面有没有障碍?否则服务业开放是没有意义的,还有一些功能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个很大的挑战。”这名官员说。

 

  联系到李克强后面提及的“扩展内陆沿边开放”,前述接近商务部的学者认为,这等于是告诉中西部,获批自贸区并非不可能,“但这只是先开了一张支票,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什么叫实际情况,就是条件成熟,包括经济、辐射带动和战略意义等综合条件。

 

  此前曾有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未来新获批的自贸区数量“应该是个位数”。这名知情人士当时列举了申报自贸区的多项基本条件,其中之一是“必须要有已经封关运作的综合保税区”。

 

  按他的说法,中国已经批了30多个综合保税区,但封关运行的综保区却并不多。

 

  这意味着,短期之内大部分有意申报自贸区的地区,还达不到基本条件。

 

  目前天津、粤港澳自贸区入选第二批自贸区的呼声最高。昨日,在“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回答有关粤港澳自贸区申报进展的提问时说,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探索的进一步深化,粤港澳自贸区的申办条件也会逐步成熟,“我很愿意看到早日得到批准。”

分享到:
上一篇:安徽池州市政府将快递园区建设纳入2014年重点工作 下一篇:宁波保税区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科技创新转化器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