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0多年的经营,海田物流产业园区成为带动赤坎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但在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下,园区内的环境和卫生问题一直被忽视:基础设施差,道路泥泞坑洼;待建工地无人管理,堆积了大片垃圾余泥;各行各业商铺占道经营习以为常,“门前三包”制形同虚设。
位于赤坎海田水果批发市场新建的垃圾中转站正在运作中
今年1月,市领导到海田片区督查指导创卫工作,指出要将赤坎海田沙湾片区打造成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片区。以此为契机,海田物流产业园联合驻军部队等力量,发动企业和经营户,彻底整治园区卫生死角,注重精细化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使园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海田物流园摘掉“脏乱差”帽子
近日,记者走马海田物流产业园,进入水果批发市场的园田一横路已重新铺设。某批发档口的员工说,不久前这里还是坑坑洼洼的烂路,货车和行人出入都不方便,特别是雨天很容易溅到一身泥水。
除此之外,道路的两边露天堆放的垃圾全部被清理了,市场内还建起了垃圾中转站,供整个海田片区使用。“水果市场特别容易产生垃圾,现在每一个档口都自觉把垃圾运到中转站那儿去,垃圾不会在门口堆积。”这名员工说。
海田机电汽配市场出了名“乱”,每一个档口都把配件堆放到门前甚至道路中间,但记者发现,这种现象现在已经彻底改变。海帆路一家商铺老板韩先生说,以前,自家门前也堆放了大捆的电缆。但是大家都按要求清理了门前占道的物件后,道路宽敞了许多,特别是周围路网打通后,人流车流多了,无形中增加了生意。
据介绍,园区内有待建工地10个,今年初,军地联合行动清理了这些地块上的垃圾余泥以及道路两旁的卫生死角。目前,所有工地全都被围蔽起来,避免人们随意进入堆放垃圾。为了加强日常保洁,园区新购置一批环卫设施,聘请了保洁员实行全天候保洁。
在迎国检的关键阶段,海田物流园还要加快创卫的步伐。赤坎区副区长、海田物流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方如江说,还需要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些坑洼不平的道路立即改造。园区内道路还要划定停车线,有序停车,目前已进行了一部分。
精心组织细分任务工作常态化
海田片区要打造精细化管理示范片区,“精细化”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落实?“精”就是精心组织,“细”就是细分任务,“化”就是工作保持常态化。方如江如是说。
海田物流产业园现辖8平方千米,已培育成熟的专业市场共15个,涉及20多家物业公司,商铺近2万家。细分任务则要求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各市场开发商必须加大投入,落实“六乱”整治,各商铺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工商和执法部门落实巡查,管委会紧紧围绕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落实“八个一”:每天安排一名管委会领导带队督导创卫工作;每天确定一名保洁班带班班长;每天巡查发现一宗以上问题,并整治解决一宗以上问题;每一个市场安排一名创卫联络员;每一周开展一次集中卫生运动;将副食市场创建成“门前三包”示范点,将赤坎江以南至海田东一路一片创建成亮点片区;每天发送卫生巡查信息给班子成员;创建一条绿色环保路。
为确保跨门槛经营等陋习不反弹,园区开展集中整治,以点带面,推进常态化管理。区执法、工商、派出所、机动大队等几股力量联合执法,从1月中旬开始在食品饮料市场开展集中整治,坚持100天。通过宣传教育、现场执法、日常巡查等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些业主不仅自觉拆除了违建,在门槛内经营,有的还主动打电话举报卫生死角和跨门槛经营”方如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