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人民批复,同意对《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2015—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进行调整。批复中提出,要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入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规划建设全过程,注重生产、生活、生意、生态“四生”空间合理布局,塑造独具生态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贵州门户”。
根据批复,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规划范围为:东起黔南自治州龙里中铁纵线,西至贵阳市南岳山脉,南起贵阳市南明小碧,北至贵阳市南明永乐,总面积148平方公里。
规划人口规模2020年为35万人,2030年为50万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2020年为45平方公里,2030年为60平方公里。
2020年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0平方米;2030年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0平方米,人均居住用地为27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为14.73平方米。
省政府在批复中,原则同意了总体规划确定的“一核四区、内外双环、绿网融城”的空间结构。“一核”指空港核心区,“四区”指围绕空港核心区形成的四大功能区:西部龙洞堡临空现代服务业综合区,南部小碧临空现代物流区,北部永乐—醒狮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东南谷脚临空会议休闲综合区。“内外双环”即以空港内环、空港中环为主干的交通网络体系。“绿网融城”指依托环城林带和生态水系形成的山、水、城协调发展格局。
批复还提出,要依托山水脉络,进一步细化空间管制内容,保护好河流、山体、植被、文物古迹等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要严格环境资源保护,严格饮用水源保护管理,严格城镇建设用地管控。
省政府在批复中明确,总体规划是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和调整。批复要求,贵阳市、黔南自治州及龙里县人民政府要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发展目标,加快推进相关城市(县城)总体规划修改,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对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加强管理,切实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