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备份 >  冷链物流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需解决的问题
来源:制冷快报 发布时间:2012-03-06 浏览数: 标签: 医药,冷链,物流

据了解,现在医药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但近来连续发生的疫苗不合格等事件为人们敲响了警钟,药品的运输过程质量控制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大部分的药品在运输过程中都要求冷藏,因此药品的冷链物流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在医药冷链物流这一块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运输有限条件受制约

我国医药公司普遍采取的小批量、多批次的发运方式,决定了其很难实现冷藏品的规模集运,这也给选择物流公司带来了难题。 我国医药企业最头疼的一个物流管理问题就是冷藏品不好运输和托运。尤其是一些物流市场不发达的二线城市,社会物流企业普遍不具备冷藏品运输的条件,因此许多医药企业明确规定,冷藏品不得托运。这也体现出我国冷链物流落后制约我国医药配送业务发展的弊端。

药品质量监控欠缺

医药产品由于不同其他物品,在物流配送方面也不同于一般产品,有着严格的温度控制规定(即需要全程冷链,保持2-8摄氏度恒温)。但目前,中国冷链体系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行业规范、实时监控体系缺位、缺乏完善的追溯机制、行业恶性竞争等问题,难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在质量监控这一块有待规范。

冷链物流标准欠完善

现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冷链的定义是“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并定义了温度保持在0-10℃范围内的仓库区域为冷藏区,温度保持在0℃以下的仓库区域为冷冻区。冷链包括低温加工、低温运输与配送、低温储存、低温销售四个方面。 在国外,冷藏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人阿尔贝特?巴尔里尔(AlbertBarrier)和英国人J.A.莱迪齐(O.A.Ruich)1984年先后提出。“供应链包括从原材料阶段到最终用户阶段的与货物的流动与转化有关的一切活动,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增强供应链成员间的关系来整合这些活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优势”。

分享到:
上一篇:欧美经济逐步回升为我国空调出口创造条件 下一篇:我国目前医药冷链物流质量管理机遇与挑战并存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