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装备技术
汽车产业政策调整应聚焦五个方向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10-25 浏览数:

  日前,在武汉召开的全球汽车论坛上,汽车产业政策的变革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迄今为止先后共有两部文件出台,一个是1994年出台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一个是2004年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两部产业政策从名称上也能够看出其中的一些变化,早先版本的“工业”两字的去除,表明政府在后来版本的产业政策中更加强调汽车产业作为一个产业体系的范畴,而非单纯的一个工业范畴。

 

  按照前两个政策出台时间计算,2014年前后,中国应该推出第三个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当然具体的名称是否还沿用2004年的政策,尚未可知,但是关于具体产业政策的调整应该是在情理之中。

 

  关于汽车产业政策调整的内容,许多人都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其中关于合资公司股比是否放开的问题最为引入注目。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没有特别来自外部的特别压力,放开股比的政策调整应该是不会在最新的版本中有所体现。即使有所调整,也应该是一种既不提倡放开,也不实行限制的缄默方式。

 

  其实,汽车产业政策的调整应该更集中于如何提高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竞争力与品牌力上来。如果自主品牌的竞争力提高上去了,股比的合资坚持又有什么必要呢?

 

   要想提高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竞争力,汽车产业政策应该从五个方向上进行调整。

 

  一是鼓励民营汽车企业的发展。在以往的汽车产业政策中,都只是将国有汽车企业作为政策调整的对象。比如,在2009年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政府就特别提出了四大四小汽车企业的概念,而对于民营汽车企业只字未提。虽然这个规划并不是汽车产业政策中的内容,但是作为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一部分,非常有可能在未来的汽车产业政策中予以体现。

 

  但是,如果政府只是单纯重视国有汽车企业的话,那就等于无视了大量民营汽车企业的存在价值。在实际的汽车市场中,中国的民营汽车企业已经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长城汽车在市场业绩上的突出表现,吉利控股收购跨国公司沃尔沃,比亚迪在电动车市场中的优势,都证明了民营汽车企业在自主品牌上代表着中汽车企业力量的崛起。而且,从单纯自主品牌的发展上看,民营汽车企业往往比国有汽车企业要发展的好,最起码销量上都很靠前。

 

  因此,必须要在培育中国三五家汽车企业的过程中,考虑民营汽车企业的因素,也需要在未来的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中考虑到民营汽车企业的存在,并鼓励民营汽车企业与国有汽车企业之间的互相持股,甚至收购兼并,一切都让市场说了算。既可以让国有汽车企业兼并民营汽车企业,也可以反过来让民营汽车企业收购国有汽车企业。

 

  二是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实现全国统一市场。中国的汽车市场名义上是全国市场,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利益的不同,地方保护阻碍了汽车企业的自由竞争。

 

  比如,各地的出租车市场、公务用车市场、以及其它集团采购市场,都会或多或少体现出地方保护的影子。再比如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推广,更加明显有对外地汽车企业排斥的保护行为。地方保护主义让一些技术优良、竞争力强的汽车企业很难拥有全国市场的优势,从而很难扩大产销规模。这显然与中央政府壮大自主品牌的政策目的相背离。

 

  因此,新的汽车产业政策有必要采取措施来消除地方保护,实现全国市场的统一。

 

  三是简化行政审批,扩大汽车企业自主权利。新一届政府在简化行政审批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未来简政放权是中国各级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的一个必然趋势。

 

  同时,中国汽车企业的行政审批却阻碍着汽车产业发展的效率。比如有些汽车企业产销停顿,却因为拥有资质而通过出让方式获得经济利益,这显然违背了市场经济效率优先的原则。

 

  而一些汽车企业投资过程的审批程序过长,可能让企业失去最佳的市场机会。沃尔沃作为中国汽车企业收购的跨国公司,国产化的过程却延续了数年之久,使得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缓慢迟滞。

分享到:
上一篇:柳工两项目荣获2013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下一篇:中国成功研发全方位运载平台和气垫悬浮运输车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