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载有36艘驳船的“鱼鹰”轮在长江引航中心江阴引航站3名引航员的精心指挥下从长江15#停泊区(江阴)起锚开航,当天晚上在太仓抛锚候潮,准时安全抵达宝山交接、顺利出江。江阴引航站引领一次装载36艘驳船的特种船,创下了一项“引航之最”。
挪威籍“鱼鹰”轮名副其实,可以进行半潜作业,船长226.27米,是一艘专门用于装载大件设备的超大型特种船。本航次装载36艘驳船,吃水达到9.3米,驳船伸出船舶干舷,使船宽从原来的44米增大到60米。
这36艘驳船是由江阴华澄重工为乌拉圭船东建造的内河无人驳,每艘驳船长60米,宽16.4米。由36艘驳船组成的150米*60米*22米庞大的钢结构体,不管是装船作业环节,还是船舶引领环节,其难度可想而知!为此,江阴引航站积极帮扶船厂、代理和船方,免费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他们一同研究装船方案,并精心制定引航方案。36艘驳船装船期间,江阴引航站朱建中副站长、业务科胡北平副科长亲自登轮指导,装截好后光驳船的绑扎固定就用了3天时间!
从江阴到宝山近10个小时的引航过程,中途还要经历一次复杂的抛锚过程,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包含了引航员对各个重点航段的有效应对和对每个引航细节的准确把握。期间,3名引航员通力协作,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保障了载有36艘驳船的“鱼鹰”轮安全顺利出江。在航运市场跌宕起伏的环境下,一次就为企业赢得了数百万元的经济效益!
虽然引航过程充满挑战和风险,但是长江引航人发扬讲奉献、敢争先的精神,不辱使命、攻克难关,在为企业排忧解难、赢得效益的同时,也较好地展示了“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