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明陆地港正式投入运行。这个福建最大、由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旗下上市企业与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共同投资20亿元建设的项目,将助推厦门港“腹地战略”的实施,使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辐射覆盖能力进一步增强。
港口功能延伸至内陆
作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排头兵”,厦门港务控股集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深耕内陆市场。近年来,集团以海铁联运和陆地港为代表的腹地战略稳步实施,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在约10年前便积极谋划海铁联运等“腹地战略”,并在5年前着手推进陆地港建设。几年来,与三明、赣州、吉安、南昌、鹰潭、新余等地的陆地港合作项目有序推进。目前,驻外业务网点已达到14个,覆盖了江西和福建的大部分区域和湖南部分区域,并逐步向我国广阔的西部地区延伸。
1月18日正式投入运行的三明陆地港,瞄准的是当地具备的工业基地优势。2011年,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旗下的厦门港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共同出资组建了三明港务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经营三明陆地港。三明陆地港项目总占地面积959.5亩,总投资20亿元,力争打造成“立足三明、服务海西、通达全球”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服务地方外向型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公共平台。仓储区首期工程仅180天即告建成,并于2012年5月28日投入试运营。
据统计,自试运营以来的短短半年时间里,三明陆地港累计进出口集装箱3000多标准箱,货值6000多万美元,已经初步显现出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业内人士评价,三明陆地港的建设,不仅将港口的功能扩展到了内陆,而且拉动了仓储、服务、制造等产业发展,最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