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物流中心
天津棉花大流通格局已形成 争做北方国际棉花物流中心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3-22 浏览数: 标签: 天津 棉花物流中心

  天津市棉花产业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的纺织工业基地,天津港一直是全国棉花和纺织品进出口的主要港口之一。国家加快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为天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国际棉花物流中心提供了发展机遇。

 

  一、天津市棉花物流发展的现状

 

  (一)地产棉种植面积萎缩,400型企业成收购市场主体

 

  天津市历史上是全国的棉花主销区,棉花资源主要靠外省市调入和进口解决。随着我国棉花市场的放开和国内棉花需求量的快速增加,带动了天津市棉花生产的快速发展。2003-2008棉花种植面积均在100万亩以上,年产量在9-11万吨。其中优质棉在80万亩以上,并逐步向宁河、静海、宝坻、武清四大传统产棉区县集中,形成相对稳定的优质棉优势地域。近年来,棉花价格大起大落,国家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我市棉花种植面积回落到85万亩左右,年产量徘徊在7万吨上下。

 

  2012年末,天津市纳入国家规划完成更新改造的400型棉花加工企业34家,达到规划的94.4%。已退市的200型棉花企业56家,仍保留棉花收购加工资格的200型棉花企业100家。采用国际通行的棉包包型和条形编码管理的400型棉花企业成为我市棉花收购加工市场的主体。

 

  (二)棉花大流通格局已形成,棉花交易方式多元化

 

  棉花市场放开后,天津市宁河等区县棉花种植和加工企业数量较为集中,市场竞争激烈。长期形成的收购市场吸引和影响了河北、山东周边地区籽棉的流入、流出量。地产棉销售除少部分供给本市棉纺企业外,70%以上销往河北、山东、辽宁、河南等周边省市的棉纺企业。天津市纺织工业经过近年来的整合改造,向集约化、出口型转变,纺纱产能回落到79万绽。2012年度地产棉销售以向国家交储为主渠道。截止今年春节前,天津地区成交入库5.6万吨,占全国入储总量的0.9%。其中有少数成交量为外省周边地区棉花企业代拍入库。同样,我市也有一些棉花企业代拍入库到河北省储备库,我市棉花大流通的格局已然形成。据调查,我市棉花年均流入、流出量将近20万吨。

 

  天津市地产棉交易方式仍以现货交易为主,辅以市场交易、电子撮合交易、期货交易等多元化交易方式。

 

  (三)口岸配套环境优势明显,棉花进口创历史新高

 

  天津港与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开辟了100余条集装箱航线,2011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59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4.53亿吨,成为中国北方第一、全球第五的世界大港;建设区域大通关合作,建成北京朝阳、平谷,河北石家庄,山东德州,山西侯马等22座内陆无水港。大陆桥运输优势明显,开通了天津港至满洲里、阿拉山口、二连浩特的集装箱班列,天津成为中国境内唯一拥有3条通道的大陆桥东部起点。

 

  2012年天津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15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由于天津口岸对整个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及东三省的辐射作用,大宗商品进口强势,2012年进口农产品55.7亿美元,增长19.3%。由于2012年国内外棉价差距比较大,纺织企业采购进口棉数量大幅增加,天津口岸棉花进口数量63.09万吨,创历史新高。

 

  (四)棉花仓储设施基础完备,采用多种运输方式联运

 

  天津地区现有国家储备棉仓库3处,核定仓容25万吨,具备一条铁路专用线,现已入库储存20.84万吨。一是中储棉管理总公司天津直属库,占地面积433亩,仓容12万吨。建有棉花库房24栋,共46371平米,铁路站台5200平米,钢罩棚5300平米。2012年库存周转量20万吨;二是天津宏棉公司杨柳青国储棉代储库,占地面积234亩,仓容10万吨。其中棉花库房49栋,共4.5万平米,仓容8.5万吨,露天堆垛6000平米,储存能力1.5万吨。2012年库存周转量10万吨;三是天津天纺高新物流公司国储棉代储库,占地面积 228亩,建有棉布库房13栋,共9万平方米。2012年中储棉签约代储仓库4栋,共2.4万平米,代储仓容3万吨。

 

  天津地区现有商品棉周转库2处,隶属天津市纺织工业供销公司管理,总仓容12万吨。一是纺织工业园的商品棉一库,占地面积270亩,仓容7万吨。具备一条铁路专用线。除露天堆垛存储商品棉周转库存 1万多吨外,其他仓库已向社会租赁;二是南郊的商品棉七库,占地面积 220亩,仓容5万吨,全部已向社会租赁经营。

 

  天津港保税区进口棉现有天津振华国际贸易保税仓储有限公司、捷成(中国)物流有限公司等5处棉花仓库,总仓储能力约5万吨左右。另外,东疆港保税区有部分综合性仓库可成为进口棉中转仓库,仓储潜力7万吨以上。

 

  天津地区地产棉的流通以公路运输、个体户承运方式为主,新疆棉运输以铁路运输方式为主,进口棉集散以海运、陆运多种方式集装箱联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地产棉生产波动大,棉花质量参差不齐。近几年,我市武清、宝坻棉产区的种植面积有较大程度的萎缩。主要是种棉风险大、成本高,比较效益下降,影响了农民的种棉积极性。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棉花加工企业数量激增,生产能力过剩,造成棉花资源紧张和市场无序竞争,棉花分级分等收购和混入异性纤维等质量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影响了地产棉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产业链环节利益分割,缺乏专业棉花物流组织。我市棉花产业链内从生产、收购、加工、流通、纺织等环节利益分割,企业各自为战,没有建立起产业化经营模式。尤其是棉花物流发展滞后,资源分散,形不成合力,缺乏专业化棉花物流组织,物流成本高、效益低下。我市纺织工业原有7处大中型商品棉周转仓库,仅剩1处仓库的露天货场存储棉花,尽失历史上北方棉花集散基地的功能。

 

  三是仓储标准化作业差距大,公路运输工具亟待完善。中储棉天津直属库实行现代化管理,仓库采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进行标准化棉花装运。而一些代储库标准化作业差距较大,搬运设备不配套,入库操作不规范。有些棉包码垛空间过窄,抽样检验不能满足监督要求,夹包车进不去,出入库效率低下。天津地区的期货交割仓库资格也被取消。地产棉在公路运输中,由于运输工具不统一、苫盖不严,作为危险品违规运输,常被拦截罚款。

 

  四是棉花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绝大多数企业籽棉收购仍采用手工记录、人工结算,加工棉包的条码信息在棉花流通环节未发挥其作用,没有一个畅通的物流信息平台来收集、整理、利用这些棉包信息。国家棉花预警信息系统、棉花交易第三方仓储监管系统、储备棉主营业务系统和网上棉花供求信息等各自为战,相互壁垒,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缺乏把政府、市场、用户和生产者联接起来,将各地区信息连接的网络体系,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快速传递。

 

  三、棉花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

 

  2011年以来,国家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遏制棉价大幅波动,保护了棉农利益。由于国家收储主导了整个国内棉花市场,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失灵,库容不足压力凸显。同时,由于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际棉价持续下跌,造成内外棉价差拉大,纺织品成本攀升,国际竞争力下降。面对新情况,政府加大调控力度,继续补贴抛储,满足纺织用棉需求,改变进口棉配额发放方式。研究实施棉花临时收储的灵活浮动政策,引入一些周转库存,编制全国棉花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降低物流成本。这为我市棉花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和发展动力。

 

  棉花产业发展模式从种植到采摘、加工、仓储、运输及交易逐步实现系统化、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棉花种植逐步向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集中种植,采棉机采摘,制成棉模运输和储存;棉花加工, 棉包通用包型,自动打包,条码标识,仪器化包装检验,批次质量一致;改造提升棉花专业化仓储库存储棉花,夹包车搬运,码垛标准化,棉包出入库直接采用标准集装箱装箱;在运输过程中以集装箱作为运输单元直至最终用户才卸下棉包;棉花交易全部实现网上交易,信息全面、可靠且传输速度快。

 

  棉花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全球化、多功能化、系统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特征,其中信息化是棉花代物流的核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行业界限,通过供应链建立起对企业产供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而实现棉花物流信息化,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棉花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水平的目的。

分享到:
上一篇:广铁珠海西站钢材中心项目签约 总投资28亿元 下一篇:商丘豫东农资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开始启动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