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作为内陆近海的吉林省因为缺乏现代物流基地而努力谋划,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的“先行先试”让现代物流业就像是流淌的血液,融入到全省经济活动的各个缝隙。在这些被寄予厚望的长吉图区域城市,内外通道不断畅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发展前景
再经过5至8年的努力
培育10个年物流储运收入10亿元的企业
“长吉图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理应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一种复合产业,对长吉图各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无疑将十分巨大。”长吉图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吉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总的目标是:再经过5至8年的努力,培育成年物流储运收入10亿元的物流企业10个,年物流储运收入超亿元的物流企业50个。显然,长吉图区域将占的目标比重不容小觑。
适当降低物流企业税费标准,为物流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在税费、土地规划、车辆入籍、年检、贷款及保险各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扶植政策等,很多企业都嗅到了长吉图区域的这个大商机。
建设方向
长春市计划推进“十大”工程
争当全省物流业“龙头”
今年,长春市计划推进“十大”工程,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工程作为“十大”工程之一,依托与兴隆综合保税区毗邻的区位条件,争取国家赋予国际物流开发区保税功能,建设准自由贸易区。
据了解,长春国际物流经济开发区地处长春市的东北部,位于伊通河以东,吉林大路以北,泉眼镇以西,长春经开区金钱村以南,规划面积49平方公里。今后5年,长春国际物流经济开发区物流产业发展增速指标力争实现“三个高于”:即物流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市GDP的增长速度;现代物流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市物流业的增长速度;物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
长春国际物流经济开发区定位重点就是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物流、农业及冷链物流、工业及建材物流、医药物流等现代物流业,争当全省物流业“龙头”。
现代物流中心区全面促进区内物流产业的升级改造,主动承接四环路内迁出的转移项目,并为周边各开发区乃至东北亚区域提供服务和产业承接,担负着承接兴隆综合保税区和空港经济区的配套作用,肩负着优化物流产业结构及构建项目支撑体系的任务。
预计到2016年,物流园区年货物吞吐量将达50万标箱,引进国内500强企业20家,实现物流业增加值206亿元,年实现税收4亿元以上,逐步形成支撑长东北、服务长吉图、辐射东北城市群、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性特色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