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发展先导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引进境内外知名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企业建立区域性总部和后台服务中心、结算中心、管理运营中心等功能性总部,加快“物联网”科技研发和普及应用,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产业能级。
在成都市的武侯区,显然已经抢占了物流产业“十二五”发展的先机,总占地1200多亩,硬件设施、管理水平达到西南地区最高水平的西南成都物流中心项目已经成功运行,这是成都唯一一个地处三环路以内,设置在中心城区的大型现代化物流中心,它的建设将让成都成为西部地区唯一一个拥有现代化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的城市,将对改变整个成都的城市物流配送现状,进而改变成都市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近日,记者走进被誉为“五星级”城市物流配送的西南成都物流中心,通过实地探访项目现场、运营商、跨国企业等,力图解读高端物流的“武侯样本”。
高端物流的现代化
汽车沿三环路内侧驶过武侯大道,一幢外观时尚、简洁却不失大气的建筑吸引了注意,成为三环路旁一道独特的风景,这里就是西南成都物流中心。进入中心的大楼,你很难把眼前的建筑和印象中的传统物流中心联系起来,在办公区,和所有高档写字楼一样,环境优美整洁,半露天的平台上绿草葱郁,鲜花盛开,办公环境非常舒适雅致。和办公区紧紧相连的就是仓储区,环形的车道可以直通每个楼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天仓储区有众多运输车辆有序进出,由于采用了先进的隔音设备,车辆行驶的声音丝毫影响不到办公环境。
来到西南成都物流中心的开发企业——成都中新西南物流有限公司,这里正是一派繁忙,在公司的会议室,项目二期的规划报告材料已经整理了厚厚一摞,“二期建设的基础工作我们已经准备完毕,现正在向相关部门申请规划审批,审批一旦通过,很快就可以启动二期的建设。”公司副总经理杨晓红将这一好消息告诉记者。
她介绍说,项目仓储区一期(星狮元埠·大合仓)占地面积85亩,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为地下一层、地面五层的单体框架结构建筑。大合仓已于2010年9月19日取得建设工程竣工备案表。项目一层冻库和二、三层大型常温库已于2010年5月17日交付给新加坡叶水福物流集团公司逐步投入营运,到目前,大合仓已经成功运行一年多。截止到2010年9月,大合仓项目已经缴纳土地使用税、营业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1635万元,在2011年6月前缴纳营业税、土地增值税1321万元(以上税额不包括一层冻库和二、三层常温仓库的租金营业税)。
据了解,大合仓项目四层、五层定制式配送中心以其独到的空中四合院式的设计,到目前吸引了中、小企业105家到大合仓项目聚集,这些企业的行业涵盖医药、物流和商贸流通等,其中有31家企业在簇锦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新注册在大合仓,为整个项目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武侯区引进了新的税源。
说起这个西南地区最先进的物流中心,其先进的设施和人性化的管理系统,杨晓红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