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1月1日报道,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一市一策”宝鸡专场新闻发布会,宝鸡市市长上官吉庆向记者介绍了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建设四年来取得的成果,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2009年6月,国家正式把宝鸡确立为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2011年9月,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宝鸡加快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意见》之后,宝鸡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建设呈现出加力提速、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
2012年,宝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9.87亿元,同比增长15.1%,占到陕西省经济总量的9.76%。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3.4亿元,增长13.7%,高出全国6个百分点、陕西省2.6个百分点。
上官吉庆介绍了建设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四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是思路目标不断深化。宝鸡提出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就是在关天经济区内、西安大都市之外,形成一个经济总量最大、产业结构最优、财税增长最快、城乡居民增收最多、城镇化水平最高、生态环境最好的新的增长极,到2016年,使宝鸡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到陕西省的八分之一,初步建成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占陕西省15%以上,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实力和吸纳集聚辐射功能的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二是招商引资实现突破、项目建设强力推进。随着吉利汽车、青岛啤酒、农夫山泉、新希望、今麦郎、千阳环保新材料、海螺型材、宁波西部光谷通信产业园和姜谭工业园商业街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成功签约和开工建设,宝鸡的投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
三是城市建设扩张提升。宝鸡市积极实施城市“东扩南移北上”战略,加快蔡家坡、西宝高铁南客站片区、蟠龙新区的开发建设,建成区面积达到97.78平方公里。
四是工业经济转型发展。通过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引领、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三大战略,打造百亿企业+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三级梯队”,加快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石油装备、铁路装备、机床工具、煤化工、烟酒食品等九大产业集群发展。2013年1-9月份,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32.5亿元,增长18.1%。
五是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深入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突出南、北两个坡面和路、河、渠沿线以及陕西西大门等重点区域,加快“绿色宝鸡”建设,大力实施渭河综合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两大重点工程,率先推进关中大地园林化,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5.12%、38.04%、13.4平方米。
六是民生保障显著改善。宝鸡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实现了城乡并轨;城乡低保、大病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建立了无缝隙、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