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李克强总理在重庆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将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随之成为这一重大区域布局的聚焦点。
计划在长江中上游经济带重点城市依次开展专题招商的江苏如皋港,沿江而上,来到重庆。这也是如皋本次招商的第一站。当地知名的大型制造企业、物流企业、船公司和贸易公司参与了这次招商会。
重庆目前拥有寸滩港、果园港、东港,万州港等一批大中小型港口,临港产业与工业园区配套也比较齐全。不过,对于重庆而言,要担当“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任,当务之急是理顺沿线,尤其长江上游港口之间的竞合关系。
重庆推动内部港口整合
直辖以来,重庆一直在推动辖区内沿江港口的整合。
2006年,重庆将重庆港(主城)、万州港和涪陵港整合到重庆港务物流集团,长江流域重庆段600多公里港区基本形成一体。
“万州拥有长江上游唯一的5000吨级深入港区,是重庆甚至整个长江上游地域的东端门户,直接关联中、东部,区位十分重要。”区域经济学者刘斌夫说。
不过,“归属于重庆港务物流集团的码头就有191个,其中有货运码头,也有客运码头,除了功能整合用途转换,还需要考虑港口退城进园,以及在长江支流工业园区布点的问题。”重庆港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按照重庆2009年“三基地四港区”规划,重庆将结合长江水运资源和内陆唯一保税港区优势,规划布局寸滩港港区、果园港港区、东港港区和黄谦港港区4个水运物流枢纽。迄今为止这个规划已有改变。其中,寸滩港3期工程停工,黄谦港尚未开建便已停工,东港港区尚未正式运营,果园港则推进迅速。
上述负责人介绍,寸滩港后方基础道路随着城镇化推进出现局限,比较严重地影响了城市交通。此外,重庆市长黄奇帆也认为,保税港的土地非常珍贵,把寸滩港的部分功能调整到果园港,是对保税港土地的释放,对加快保税港建设也是非常好的支撑。
寸滩港前两期的集装箱吞吐设计能力为100万箱/年,如按照原计划完成3期工程,其设计能力大致还要翻倍。截至2013年年末,寸滩港的实际吞吐量大概为65万箱/年,“预计今后会保持这个量,增量将向果园港转移。”重庆港务集团相关负责人称。
他介绍,“黄谦港停工则是因为那里要修大坝,如果修建港口,将涉及到翻坝问题。”
根据最新数据,位于重庆两江新区、规划建设中的国内最大的内河水、铁、公路联运港果园港已完成建设投资60亿元,16个泊位港口主体工程已建成,正在加快推进铁路及后方物流仓储区的建设,并预计明年全面建成。
另外港口退城进园也是重庆面临的一大课题。如涪陵已运行十年的糠壳湾码头因处于滨江路上,于今年2月退出历史舞台,原址规划建成滨成湖公园。重庆多年前最大的港口九龙坡港此前也因同样原因退出。
“码头的退城进园也是一大命题。”上述负责人说:“我们也会考虑延伸一些布点到比如在乌江沿线的工业园区。”
他表示,“此外,忠县、奉节、巫山原来都有客运码头,随着高速公路的通车,基本都死掉了,都需要考虑转型。”
云贵川渝港口合作
另外,重庆与云贵川等地港口如何调整资源配置,实现战略合作也是重庆成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必须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