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务院《关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提出将安康市建成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安康如何发展物流产业,建成区域物流中心,近日记者采访了安康市市长徐启方。
发展物流业促进转型升级
记者:安康打造区域物流中心的背景是什么?
徐启方:近年来,我们提出要立足自身优势,以发展大物流、大交通为目标,努力把安康建成陕川鄂渝区域重要的物流中心。作出这一决策部署,一方面是中、省对安康发展的定位要求。国务院《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安康要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这对我们既是目标、任务,更是机遇。另一方面是安康加快发展、循环发展的需要。安康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示范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全国扶贫开发集中连片特困区,肩负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双重责任,我们坚定走循环发展的路子,大力培育发展节能环保、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和产业,而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衔接制造、商贸、运输、信息、金融等的复合型产业,也是具有增量价值的现代服务业。所以安康发展现代物流业,既符合中、省对我们的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又符合循环发展的要求,对安康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记者:安康市打造区域物流中心有什么优势?
徐启方:从安康的区位和有利条件看,建设区域物流中心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完全可能。一是有区位优势。安康是陕西的南大门,与重庆、四川、湖北接壤,位于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中心,是连接西北、西南、华中的重要交通要地。二是有交通优势。我们按照“打开通道、构建枢纽、完善路网、提升功能、支撑发展”的思路,加快建设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线,以航空、水运为补充,以县、镇、村公路为辅助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几年安康将有6条国道、6条高速、1个机场,还包括有高铁、动车以及汉江航运,所以在安康发展物流业成本低,辐射广。三是有产业基础。近年来安康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已达68家,去年又引进了上海复星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国际天贸物流城项目,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将其打造成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类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综合商贸物流平台之一。所以我们完全有条件发展以现代物流为主导的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大物流模式,形成连接内外、辐射周边的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
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建设
记者:安康是如何促进综合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建设协调发展的?
徐启方:现代物流依赖高效、快捷、安全的交通运输保障,我们要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形成强大的区域交通枢纽,力争聚集众多的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最终形成区域物流中心。
安康在历史上水运发达,汉江自古就是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过去商埠繁华,会馆林立。但由于大山阻隔、陆路交通闭塞,又曾经是我们发展的最大瓶颈。十一五以来,以西康、西汉、十天、陕川高速公路通车,襄渝、西康铁路复线建设,1万多公里通村水泥路建成为标志,安康的交通瓶颈制约初步打破。近年来,我们抢抓国家路网规划调整和加强西部铁路投资的机遇,以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和互通互联为重点,推进安康市交通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下一步在加快安平高速、阳安铁路复线、西城客专宁陕段、石紫岚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陕鄂安康至竹溪、安康至北海、银川至百色高速安康段以及安康至张家界、西安至成都、西安至武汉、西安至重庆客运专线,建成安康富强机场和汉江高等级区域航道,形成包括高速、高铁、动车、航空、航运,内畅外联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把安康建成陕西重要的区域性次级枢纽,成为陕西沟通西南、连接西北、通江达海的重要门户,成为汉水上游乃至秦巴地区东南至江汉经济区、西南到成渝经济区、西北到关天经济区的重要交通节点,为建设区域物流中心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记者: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对于安康来讲下一步重点工作是什么?
徐启方:当前安康物流产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改革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把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与区域交通枢纽规划、新型市场体系规划、城市规划等相衔接,围绕优势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中心和园区。二是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形成物流企业集群,提高物流服务现代化水平。三是抓好“商圈”的打造。围绕安康富强机场规划建设空港经济区;依托西北国际天贸物流城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在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和中心城区“一江两岸”打特色精品商圈;抓好传统商业设施的提档升级,拓展升值服务,提高商业附加值。四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把电子商务和传统商业业态有机结合起来,搞好配送体系,依托高新区、工业集中区建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金融、保险、信息、技术、人才等服务体系,为物流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