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总投资7.2亿元,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全国第26家保税物流中心——赤峰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不沿边不靠海的赤峰从此进入“无水港口时代”。
赤峰保税物流中心位于赤峰市红山区内蒙古红山物流园区内,规划面积1.43平方公里,于2013年8月8日,经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委正式批准设立。经过一年的紧张建设,2014年7月31日,赤峰保税物流中心迎来了由满洲里海关、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国税局、外汇管理分局组成的联合预验收小组的预验收。9月12日,赤峰保税物流中心又通过由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四部委的验收,今天正式封关运营,不沿边不靠海的赤峰从此将进入了“无水港口时代”。
赤峰保税物流中心运营后,将实施大幅度优惠政策,满洲里海关将先期在赤峰保税物流中心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14项监管创新制度,包括先进区后报关、区内自行运输、集中汇总纳税、智能化卡口验放管理。等等。这些套餐式的创新制度,将让外贸企业通关更快、费用更省。
据了解,赤峰市有250多家外贸企业与美国、日本等26个国家开展进出口贸易,每年进出口货物达220多万吨,总值17亿多美元。赤峰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后,300-500公里的辐射半径,将架设起赤峰乃至蒙东、冀北、辽西地区通往世界的经济贸易桥梁,对整个内蒙古经济有一个大的拉动作用。
在今天上午召开的通关运营发布会后,第一单业务是来自赤峰维信羊剪绒公司,他们向日本出口价值5.5万美元的羊绒制品,在经过验收后将从这里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