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市利用自身区位优势,本着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原则,采取多种举措精准降低物流成本,凝心聚力打造山东中部物流中心。
推进国际班列运行“常态化”。
加快推进联通中亚主要经济区域的物流通道建设,给予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班列适度补贴,常态化推进鲁新欧·青州号国际班列长效运营,形成货畅其流、经济便捷的跨区域物流大通道。截至目前,共开行青州至中亚国际班列15列,搭载集装厢472节,货物12078吨,实现每月1列的开行频率。国际班列的常态化运行,可使企业货物直达中亚,有效降低企业物流经济成本,缩短物流时间3~5天。
力促国际陆港建设“加速化”。
进一步夯实港天物流铁路货站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青州海关铁路监管场站建设,积极打造具有功能集成、设施共享、用地节约的国际物流运输平台—青州国际陆港,进一步强化青州当地与境内外口岸、沿边口岸的战略合作,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国际陆港、口岸等协调发展,提高国际物流便利化水平,力促物流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目前,青州国际陆港项目正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全力提高建设进度,加快建立起海关、商检物流联检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为当地外贸企业通关报关搭建起成本低廉、高效便捷的物流运输平台。
推动班列货源组织 “协同化”。
积极组建国际班列运输平台公司,引进华铁联达、青岛中远、山东陆桥等专业化国际物流运输公司,并积极推介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班列运营,强化物流资源整合,增加市场竞争活力,形成物流市场“规模经济”,在竞争中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截至目前,鲁新欧·青州号国际班列货源中山东本地货物占比达95%以上,货物以机械、轮胎、玻璃、轻纺制品为主,随着国际班列货源组织协同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班列货源种类稳步扩大,青州号国际班列将与当地商品市场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促进物流多式联运“信息化”。
以青州市外贸服务中心、青州跨境电商平台为依托,引导鼓励企业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推动公路与铁路、铁路与港口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无缝隙衔接”,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和开展全球业务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保障。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货源供需双方将有及时掌握货运进度,提前安排订舱、装船、堆存等任务,优化时间、空间管理,避免人力、物力浪费,降低配送物流周期,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集装箱运输有效时间将缩短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