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货运场站
嘉兴港:大港口建设快马加鞭
来源:浙江物流网 发布时间:2013-07-22 浏览数: 标签: 嘉兴港 建设

  今年,“百万标箱”、“亿吨大港”、“海河联运”逐渐成为嘉兴港生产建设的关键。要实现这些目标,水运建设投资至关重要。近日,记者从市港务局获悉,1至6月,嘉兴港累计完成投资7.81亿元,同比增长11.5%,顺利实现年中“双过半”的既定目标。

 

  独山港区B23、B24多用途码头全面建成,浙能嘉兴独山煤炭中转码头工程累计投资8亿元。一个个响当当的港口大项目,为“十二五”末嘉兴“港口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力支撑。

 

  大港口建设快马加鞭

 

  走进嘉兴港独山港区,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画面映入眼帘。在浙能嘉兴独山煤炭中转码头工程现场,记者了解到,该工程外海码头和栈桥工程已初步具备通车条件,内河港池和内河码头土建工程部分也已基本完成,目前在进行设备安装。

 

  记者了解到,根据计划,今年嘉兴港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其中列入省交通运输厅计划为11亿元。截至6月底,全港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1亿元,其中列入省交通运输厅计划的项目完成投资5.9亿元,均实现“双过半”。

 

  “港口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为嘉兴港未来几年的发展增添了后劲。”市港务局规建处处长丁家红称,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嘉兴港将加强港口开发建设力度,强化其龙头作用,为实现“一港三区、海河联运、成百上亿”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项目方面,备受各界关注的独山港区B23、B24多用途码头已全面建成,目前正在进行开港前的准备工作。作为嘉兴港与上海港合作开发的首个码头项目,B23、B24多用途码头计划于今年三季度投产试运营。按照前期规划,这两个码头泊位建成使用后,将每年为嘉兴港带来30万标箱左右的集装箱吞吐量,大大增强港口对腹地的辐射能力和强度,使集装箱业务实现新的突破。

 

  除浙能嘉兴独山煤炭中转码头和独山港区B23、B24多用途码头两个大项目外,海盐港区C3、C4多用途码头项目进入招投标,即将开工建设;嘉兴港粮食码头扩建工程岸线使用通过评审;海盐港区林龙港口二期取得项目服务联系单。

 

  港口生产实现“U型反转”

 

  支撑“港口梦”的不仅仅有水运投资,还有港口生产。记者了解到,今年初以来,嘉兴港克服了宏观经济波动及部分货主码头生产下滑的影响,生产经营呈现出“高开—低走—趋稳—回升”的态势,实现了“U型反转”。

 

  统计数据显示,1至6月,嘉兴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197万吨,同比增长12.3%,增幅高出一季度5.9个百分点;装卸集装箱45万标箱,同比增长29.3%。港口主要生产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增幅均居全省沿海港口前列,继续保持了“集装箱量全省沿海第二、吞吐量全省沿海第三”的地位。

 

  “作为嘉兴港的传统主力货种,煤炭继续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市滨海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半年,嘉兴港累计完成煤炭吞吐量1889.4万吨,同比增长11%。同时,随着港口经济腹地的发展壮大,嘉兴港非金属矿石、钢铁等新兴货种的运输业务量持续攀升。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初以来,嘉兴港集装箱海河联运得到了有效推进,乍浦至杭州(东洲)集装箱海河联运实现常态化,乍浦至湖州(长兴)集装箱海河联运航线即将开通,嘉兴港对腹地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丁家红称,市港务局将围绕“亿吨大港”目标,巩固煤炭、石油、液体化工品等港口运输业务,加快形成以年吞吐量超千万吨码头企业为龙头、年吞吐量超百万吨码头企业为骨干的生产格局,促进港口大宗物资运输稳步增长。

分享到:
上一篇:世界最大集装箱船停靠宁波港 下一篇:铁总改革冲击连云港货运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