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嘉兴乍浦港区发现,这里没有了传统印象中“煤尘滚滚、铺天盖地”的煤炭作业场面。一边是一路看“涨”的煤炭吞吐量,一边却是明显改善的空气质量和大为降低的环境噪声。更可喜的是,D9泊位煤炭码头通过能力比2012增加了50%,却一年节省能量934.5吨标煤,实际节约成本超过2000万元。
产能提升的同时还能节能减排,这一切的背后是近年来嘉兴港促进港口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绿色发展的结果。近日,煤炭流程改造项目还被列为2012年度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第二批支持项目,获得国家财政部拨发的86万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补贴。
据统计,去年嘉兴港货物吞吐量中有六成是煤炭,相比2011年增幅近30%。今年的前7个月,嘉兴港煤炭吞吐量达2220万吨,同比增长又达11.5%。
面对港口吞吐量“一煤独大”的现状,近年来,嘉兴港无论是从新码头选址,还是对现有码头设备工艺的改造升级,都积极践行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
例如总投资24.84亿元的独山煤炭码头项目从规划、设计、建设到后期运营,都贯穿了始终坚持“黑色煤炭、绿色营运”的理念。浙能煤炭物流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张建芳向记者介绍,新的煤炭码头堆场装卸工艺被优化,四周采用了高达18米的防风抑尘网,防止粉尘扩散。“在设备选型时,也优先选择高效低噪或配有消声装置的机械或动力设备,以将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
另外,海盐码头有限公司自主改造了码头多用途卸船料斗,在煤炭装卸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不落场”,煤炭从船上抓起后通过多用途料斗直接进入自卸车,不再接触码头面,车子装满后用布盖住转运,现场几乎无撒漏。这一卸船生产工艺还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装车从以前的7分钟缩短到了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