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CEPAL)2013年近日发布数据,2013年上半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港口吞吐量增幅下降,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出口缺乏活力以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拉加经委会发布的港口吞吐量排名表明,2012年上半年该地区海运港口货运吞吐量同比仅增长了2%,成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值,2011年和2012年同期的增长率分别为16%和9%。
该委员会分析认为,世界经济面临的困难局面主要归因于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减速,使其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外贸继续受到影响,特别是对专营集装箱货运业务港口造成较大影响。
代表了该地区业务总量74%的20个主要的集装箱码头,2013年上半年吞吐量增长率为-0.1%。仅有的几个增长率呈两位数的海运港口是墨西哥的曼萨尼略港(MANZANILLO,增长率为10%)、智利圣安东尼奥港(SAN ANTONIO,10%)、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BUENOS AIRES,11%)和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港(MONTEVIDEO,28%)。
另外,智利和巴西的一些港口吞吐量比2012年同比增长较大,包括智利的科罗内尔港(CORONEL,增长率为96%)、阿里卡港(ARICA,47%)、巴西的奇巴陶港(CHIBATAO,45%)和塞佩提巴港(SEPETIBA,18%)。
港口吞吐量增长较快的国家是乌拉圭(27.7%)、阿根廷(20.1%)、萨尔瓦多(19.6%)和智利(11.6%)。出现负增长的国家有危地马拉(-10.2%)、委内瑞拉(-17.6%)和哥斯达黎加(-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