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桂林市交通部门获悉,“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2亿元(其中港航建设投资突破亿元大关),占“十二五”计划投资的70%,从而为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美丽桂林创造了良好、便捷的交通条件。
近三年来,全市水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黄金水道建设取得新进展
投入6698.86万元开展黄金水道项目建设,其中磨盘山客运港改扩建工程客运大楼已投入使用,平乐印山旅游码头、阳朔龙头山旅游码头、阳朔福利旅游码头和平乐黑山脚货运码头二期工程项目已开展各项前期工作,漓江旅游专用航道工程和桂江(桂林平乐至梧州桂江口)航道升级工程已完成工可编制,目前正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便民码头、便民候船亭建设取得新成果“十二五”以来,便民码头共投资482万元、新改建34个,与“十一五”同比增长6.98%,占“十二五”计划目标的29%。便民候船亭共投入244万元、建造39座,打破了“十一五”建设零记录,占“十二五”计划目标的68%。
乡镇客圩渡船提前三年完成标准化改造任务
桂林市两年内共投资781.92万元,完成69艘、2017客位渡船标准化改造,提前三年超额完成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下达的“十二五”乡镇客圩渡船标准化任务。目前全市112艘横水渡渡船均已达到标准化改造要求,船舶安全系数大幅提高。
漓江游船更新改造速度大幅提升
“十二五”以来,引导社会投资4860.16万元进行游船更新改造,较“十一五”同比增长47.33%。目前共开工32艘,已完工17艘,占“十二五”计划目标的70.62%。
小河支流航道畅通率达100%。共投入88.32万元对小河支流进行疏浚和养护,保证了辖区小河支流通航水域畅通。
市交通部门负责人表示,“十二五”后两年,是桂林市水运发展重大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为新船型研发、桂林水路特色品牌创建等工作提供了广阔前景;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水运发展起到强大推动作用。未来两年,为实现桂林市水路运输工作跨越式发展,将继续重点抓好项目建设,发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区位优势,通过资源整合、设施建设、政策扶持等途径,坚持现代化客运港口和货运港口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建设桂林区位特色港口群。优化水路旅游航线,研发环保、舒适的新型游船,促进旅游客运向休闲化、高端化方向转变,树立漓江游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