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
此次会议要求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并优先建设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等举措,被认为有利于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有利于改善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些举措延续了新一届政府统筹经济发展的方针,以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发展思路。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要按照统筹规划、多元投资、市场运作、政策配套的基本思路,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这是继铁路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后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
通过改革,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优先建设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的铁路及相关设施。这将有力推动扶贫攻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更好地实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收入的迫切期盼。
为此,一要多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以中央财政性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创新铁路债券发行品种和方式。
二要向地方和社会资本开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三要加大力度盘活铁路用地资源,搞好综合开发利用,以开发收益支持铁路发展。
四要加快前期工作,使“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及时开工,按合理工期推进,确保工程质量。
年初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挂牌,标志着中国铁路系统驶入了新的发展轨道,更标志着铁路系统市场化改革迈出了第一步。
李克强总理说,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改革,引入社会资本进入,是体制改革的必然。
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2年内引民资2000亿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以多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以中央财政性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设立铁路发展基金。还要向地方和社会资本开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争取“十二五”后两年社会资本投资铁路2000亿元。
长期以来,民资“入铁”被谓之雷声大雨点小,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不仅有多套措施吸引社会资本,而且还设定了具体的数额。力争“十二五”期间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万亿元,比原定规划目标的2.8万亿元增加0.5万亿元;“十二五”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3万公里,比原定规划目标12万公里增加0.3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