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以来,热浪席卷内蒙古中西部,高温持续“烤”验着奔走繁忙的铁路人。近日,记者亲身体验了呼和浩特站负责给火车加水的上水工在酷暑天里挥汗如雨的辛劳,记录下铁路职工战高温、保安全、默默无闻工作的感人镜头。
近日,烈日当空,火辣辣的太阳晒得皮肤发疼,线路钢轨像要“冒火”,热浪翻滚,地面温度达到50多摄氏度。11点37分,6055次包头至大同的列车进站,股道内侧上水工列队立岗接车,待列车停稳后,女上水工康素花迅速从水井里拖出10多米的水管,麻利地插到车厢上的注水口,熟练地拧开井盖下的阀门给车加水,双手紧紧支护着防止脱落,头部几乎紧挨着排污口。只听“咣”的一声,列车发生震动,厕所没有冲干净的粪突然飞溅出来,康素花的裤脚鞋面顿时脏污不堪。同时,注水口激射而出的水顺着水管淌到手上,流进衣袖内,刺激的气味扑鼻,实属让人难受。
“天气热,车上旅客多,我们必须要保证上足水。”康素花熟练地操作着,短短10分钟,她在3个井位之间往返,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湿淋淋的衣服紧紧贴在她的身上,脸被毒辣的太阳晒得通红,裤腿和鞋子早已被四溅的水流浸湿,呼吸也显得急促了许多,但她依然挺立在无遮无挡的水井边上,等待着发车信号。呼和浩特站上水班每班8至9人,有3名女工,每人每天要为15趟列车进行补水作业,每人负责3节车厢的给水工作,一个班下来,每个人要走近20公里路。此外,还要给加开的临客和不在计划之内但紧急缺水的客车补水。
从上午10点到下午16点,在一天当中最热的这段时间里,上水工每加一次水至少要在烈日下工作半个小时。一根水管加上里面的存水重达60斤,反复操作对体力消耗很大。康素花告诉记者,上水是一件苦、脏、累、险于一体的工作,头顶上面是2.5万伏的高压线,脚下是石砟,一不留神就可能崴脚。在上水工等候列车进站时,列车虽然速度很慢,但当车头驶过时,还是会有强大的吸力。
特别是当有列车从其他轨道上驶过时,轨道间汇聚而成的“穿堂风”呼呼而来,呼啸而过的风能够将人吹得摇摆起来。为确保安全,上水时间紧,却严禁奔跑,只能快步行走,当股道双面都有车的情况下,则要先照顾停靠时间短的,然后再分身往返另外一趟列车,拔管、插管、开阀、关闭,此时就需要一脑多用、眼疾手快。进入暑运以后,内蒙古中西部天气变化复杂,时而高温难耐,时而大雨瓢泼,上水工们风雨无阻奔走在各条股道之间,夏季犹如蒸桑拿,冬季犹如穿冰衣,衣服经常湿漉漉,甚至粪便经常沾身。
据记者了解,在呼铁局,女上水工非常多,几乎每个车站都有。“吃喝拉撒睡是每个人最重要的需求,而我们上水工就负责喝和拉两项,你说我们重要不重要。”康素花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