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自2013年9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调整火车票退票和改签办法,实现火车票全国通退通签,同时实行火车票梯次退票方案。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所有人还沉浸在火车票20%的到5%退票手续费的“实惠”时,铁路“阶梯退票法”新措施的推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老百姓的神经。网上各种热议层出不穷,觉得“亏了”的人也不在少数,到底“阶梯退票法”是不是亏了咱老百姓,笔者也有自己的看法。
一、任脉:遏制“黄牛党”,还老百姓公平购票环境。
2011年起,铁路部门火车票退票费调整为票面款项的5%。退票费用降低,老百姓虽然得到了实惠,但无形中加剧“黄牛党”倒票的猖獗,给“黄牛党”有机可乘。
过去,黄牛会事先用别的身份信息在网上抢到一些热门线路的车票,然后联系买家,拿到买家的身份信息后,在凌晨三四点钟几乎无人上12306网站买票的时段,把原来的车票退掉一张,然后立即用买家的身份信息买这张“退票”。这种方式,黄牛会损失5%的退票费,假如一张车票票价为300元,黄牛损失15元,但一旦黄牛把退票后重新买回来的有旅客真实身份信息的“新票”卖给旅客,他加价300元的话,就能赚285元。
从梯次退票规定看,开车前48小时退票费5%;开车前24小时至48小时退票费10%;开车前24小内退票费20%。旅客能够也可以做到提前两天确定行程,及时退掉多余的票,损失不会增加,还会留给其他旅客购票的机会。而退票早铁路利用率也高,自然“黄牛党”的盈利空间也会进一步缩水。
为了更大的利益,“黄牛党”往往只会选择临上车再退票,而实行梯次退票后,20%的手续费在某种程度上对“票贩子”是一种的打击,一定程度上起到遏制作用。
二、督脉:梯次退票方案能够盘活运力资源,避免公共资源浪费。
据统计,自2013年1月1日起至7月15日止,全国铁路日均退票量同比增加77.6%。居高不下的退票量已经严重的干扰了铁路部门正常的购票秩序,也给旅客出行造成困扰。
尤其在铁路春运、暑运等特殊情况下,通过健全完善退票制度,在不同时段实行不同的退票政策,越早退票损失越小,越晚退损失越大,可以有效引导旅客合理理性安排行程,购买车票,同样可以起到抑制投机的冲动。
提前48小时退票,收取退票费5%。只要旅客主动提前退票,不会多受损失。提高临近开车前的退票费,意在鼓励和倡导早退票,为急盼购票出行的其它旅客着想。由于延长了购票和订票时限,48小时前退票具有足够的时间档,旅客可以从容规划行程。
过去实行退票费5%,主要是从减少旅客损失方面考虑,但对部分旅客“多买、优选、晚退”造成的客票浪费估计不足,如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增加在全国任意火车站办理退票的便利,意在盘活运力资源,对广大旅客和铁路运营都是一件好事。
拉开退票费梯度,越早退费用越低,越晚越高,虽说带有一点儿“惩罚”的性质,但是真正打通了铁路的任督二脉,受益的还是老百姓!这种经济激励的手段,可以促进人们尽早退票,尽早释放运力资源,也彰显了铁路决策机制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科学,更加贴近市场、贴近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