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就任中国国务院总理之后,已经多次扮演“超级推销员”的角色。评论认为,中国外交正在与国际接轨,并开始摆脱“衬衫换飞机”的模式,进入“高铁换牛肉”的新时代。
国家领导人当本国产品推销员的现象已经十分常见。昨天高调访华的英国首相卡梅伦第一天抵达北京,就签署了10份合作文件,包括捷豹路虎签署的价值45亿英镑的在华销售合同。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会见记者时,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希望多卖一些火腿、腊肠。”一贯严肃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推销起本国先进战机“苏-35”和“米格-29”来,一点不比专业人士差。大家推销的产品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本国质量最好的产品。
法国的火腿、泰国的大米、罗马尼亚的奶牛都是农副产品,技术含量比不上英国的汽车和俄罗斯的战斗机,其附加值自然也就远远赶不上了。中国产品出口最早走的也是附加值较低的产品,我们曾有过用八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380的经历,但当我们掌握了世界领先的技术之后,我们就占据了经贸往来的制高点。
中国的高铁走的是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其中的艰辛外人难以想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实打实的,容不得半点欺骗。科技工作者穷其一生钻研,没有做出重大成绩的比比皆是。中国高铁能有今天的成就,不是一代铁路人的努力成就的,而是好几代铁路人接力完成的。今天,我们有世界最长的高铁营业里程,有成熟完善的运营管理经验,有不同地质环境下的高铁线路,这些都来自于铁路人的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稳扎稳打。高铁是一项集多学科、多领域、多工种合成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大投入、持续投入,但回收周期很长。近年来,铁路在高铁领域投入了大量物力财力,这也是今天铁路背负巨大负债的一个因素。
在同外国的经贸往来中,同样是带企业家出访,过去往往是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资金,如今我国也在对外输出投资和技术。领导人进行推介,是用自身的信誉作担保。从这个角度上看,领导人是国家的第一号推销员。李克强总理当中国高铁的一号推销员,除了谋求释放改革红利的新途径外,更重要的是对铁路事业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