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月举行的北京航展上,空中客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法布里斯布利叶宣布,推出经过优化的更加适用于短程(国内及区域)航线使用的A330-300飞机,得到了业界广泛、积极的反响。之后,空中客车公司进一步确定了产品技术细节,并正式确定该产品名称为A330区域型。A330区域型成为广受市场欢迎的A330家族的最新成员。
2013年10月21日,空中客车公司在北京举行A330区域型产品介绍会。空中客车公司高级副总裁、市场部负责人埃莫森(Chris Emerson)及其专家团队专程来到中国,进行A330区域型的产品推介和说明。
在今天的A330区域型产品说明会上,埃莫森着重就如下方面进行了说明。
空客为什么要推出A330区域型?A330区域型适合什么样的市场?用大型飞机执飞时刻紧张的枢纽机场对航空业可持续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在A330-300的基础上开发A330区域型这一最适合区域航线的宽体飞机?
A330区域型对于中国民航发展的重大意义?
为更好地适应短程航线,A330区域型进行了哪些优化,带来了哪些益处?
A330区域型上应用了哪些业界最新技术?
航空业未来发展受到空域紧张、机场拥堵、飞行员紧缺等因素制约。更多使用宽体飞机,以更少的航班运送更多旅客,是单位成本最低的提高运力的方法。
空中客车的未来航空市场预测表明,未来20年,全球航空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7%,而其中前10年(从现在到2022年)的增长速度快于后10年的增长速度。中国航空业增长速度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今后20年时间里,中国航空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将达到7%。
在过去20年时间里,中国国内航空市场增长了16倍。但是,中国平均每人每年乘坐飞机出行的次数只有0.3次。而目前欧美成熟市场,平均每人每年乘坐飞机出行的次数为2。中国航空市场发展潜力依然十分巨大。中国人口众多,而且80%的人口集中在东部地区。目前,中国有大约20个机场受到了航班时刻的限制,这些机场的旅客运输量占中国民航整体旅客运输量的75%。目前,这20个机场有一半左右在高峰时段达到了饱和,而在未来20年时间里,所有这20个机场在高峰时段都将达到饱和。
采用宽体飞机来替代单通道飞机,是解决拥堵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举例来说,在原来用6架单通道飞机执飞的短程航线上,将其中的两架单通道飞机换成宽体飞机,可以节省11%的空域,同时提高22%的运力。如果再进一步将6架单通道飞机换成3架宽体飞机,则可以节省25%的空域,同时更进一步增加运力。用大飞机替代小飞机,可以节省空域、增加运力、释放更多的航班时刻,开辟更多的新航线。
2008年,中国每天有80班次短程双通道航班。2013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将近1000个班次。到2022年,中国将有62%的宽体飞机用于执飞短程航线。2022年,中国将需要新增274架用于短航程运营的宽体飞机。
目前,中国有12%的短程航线由宽体飞机执飞,如果保持这一比例的话,到2022年,起降次数将增加将近125%,而如果增加宽体飞机数量来执飞短程航线的话,能够节省空域将近30%。增加宽体飞机的数量,意味着每日可减少2100架次航班。这也意味着占用更少的空域来运送更多的旅客,机场可用空间更大、排放更少。可以为中国每年节约40亿美元燃油费用(燃油价格:3美元/每加仑)。
A330区域型的座位数是任何单通道机型的2倍,且货运空间也更大,凭此优势则可有效减少拥堵、并能缓解新航线的航班时刻压力。用宽体机替代单通道飞机后,搭载相同数量的乘客所需的空域比原来少30%。相同数量的飞行员,座椅数量翻倍。更高效地利用燃油、人工、机器设备及资金。
更多使用宽体飞机,以更少的航班运送更多旅客,是单位成本最低的提高运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