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成渝经济区成都核心区
今年4月,国务院批復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将规划建设天府新区作為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下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製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规划,天府新区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涉及成都、眉山、资阳3市的7个县(市、区)共37个乡镇(街道),现状总人口173.6万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约771亿元。天府新区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流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及龙泉湖、三岔湖和龙泉山為主体,规划人口达600万~650万人。
作為成渝经济区成都核心区域,天府新区以大力发展现代製造业、集聚发展高端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国际化现代新城区為重点,在2015年前快速起步、突破重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0亿元以上,有力支撑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在2020年全面铺开、形成框架,以先进製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為主的国家级现代产业高地基本形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00亿元以上,实现“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西部内陆开放重要门户、“三化”联动的新型综合体;在2030年成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高地、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探索城市产业一体化
据悉,天府新区的规划特别关注三方面问题,包括天府新区作為未来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核心区,其“产业成都”目标定位如何体现在新区功能设计上;天府新区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的目标定位如何落实在空间佈局上;天府新区如何探索前瞻性的新型现代城市形态,即如何化解传统城市的拥堵、内涝、污染等三大突出问题,如何构建对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和服务功能,如何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生态系统。
据悉,為避免堵车、鐘摆式人流等大城市病,天府新区在国内率先提出并规划35个“产城一体单元”,每个单元规模大致20至30平方公里、20至30万人口,具有职住平衡、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绿色交通、佈局融合五大特徵,原则上单元内60%以上就业人口在单元内居住,内部出行以公交、自行车和步行為主。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表示,天府新区将立足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基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财税、投融资体制及户籍、土地制度等配套改革,把其作為机制创新基地和体制改革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