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勾绘在南充版图上的“聚宝盆”
我市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实施项目推动战略纪实
鸟瞰南充城,壮阔天地间。
翻开南充市版图,11个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犹如“聚宝盆”点缀其间,承载着南充工业的快速发展;放眼九县(市、区),一个个大项目的招引落地、一项项重点工程建设的快马加鞭,到处呈现出项目攻坚、大干快上的火热场景。
招商引资屡创新高、工业体系不断完善、园区建设你追我赶……南充,这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作为四川省规划建设的特大城市,正以大发展、大开放、大合作的姿态,倾力构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
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5亿元
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承载能力
1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轮番上阵,30多辆重型运输车来回奔忙,上百名施工人员紧张地铺设各种管线,这是记者12月下旬在仪陇县河西工业园区见到的忙碌一幕。
“目前,马鞍化工园区和县城河西工业园区的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落户的企业达到50家。”仪陇县招商局一位负责人表示,把天然气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着力建设全省天然气能源产业基地和全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这是仪陇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未来5年产业发展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县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倾力建好县城河西工业园区和马鞍化工园区,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承载能力。
工业园区扩量升级,着力打造“聚宝盆”。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工业园区建设“好戏连台”
2007年10月,顺庆潆华工业园区建设启动以来,园区场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近7亿元,削平了30多座山丘、填满了20多处沟壑。今年该区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5亿元,主要用于潆华大道二期工程、各支线道路工程、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建设工程、产业培育等方面。
高坪航空港工业园区一期10平方公里园区建成后,吸引了三环电子、四川国栋、富安娜等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前来落户,目前已形成机械制造、家居建材、电子信息等四大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二期规划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开展。
蓬安工业园区通过脱胎换骨式的整合改造,一批工业企业在“退城入园”过程中,实现了产业升级。四川嘉宝、赛克斯丝绸、金华纺织等企业搬迁到河舒工业园区后,企业产能提高2至3倍。招引入园的雨润、佳美、逸丰源等大批优质企业,让园区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成为全省“1525工程”特色产业园区。
“南充化学工业园东西干道路基成形,文峰大道延长段完工,明年底园区的‘两桥一路’将全部建成。”据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各县(市、区)围绕园区扩量升级,加快推进以道路、水、电、气、环保、通信、标准厂房等为重点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和吸引力。预计到今年底,全市产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5亿元以上,入园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60%以上。
内引外联抓招商引资
助推南充工业强劲翻番
承接产业转移,是后发地区实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有效路径。2008年初,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实施项目推动战略”的重要决策,动员和凝聚全市力量一心一意谋项目、齐心协力抓项目,将招商引资作为项目推动的重要抓手。
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南充招商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3年签约项目1224个,到位资金564亿元。项目质量取得历史性突破,签约项目中投资上亿元的重大项目238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共7个,5亿元以上的项目共18个,2亿元以上的项目共80个。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1457亿元,高于1949年至2007年的总和,年均增幅高达48.4%,目前,落户南充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超过50家、上市公司36家、知名商业物流企业近20家。
招商引资的强势突破,在南充形成了巨大的现实生产力。燕京啤酒、汇源果汁、雨润食品、鹰金钱食品、三环电子、畅丰车桥、华塑建材、中盐银港等60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日上车轮、华晶玻璃、香雪制药、康美药业、富安娜家纺、华宝玻璃等72个亿元以上项目正加快建设。南充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据市经信委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通过大抓招大引强,3年来,南充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翻了1.4倍,工业增加值翻了1.4倍,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南充工业”;连续两年,南充市经济总量位居四川省第五名,领跑川东北。
项目建设大干快上
改变南充经济发展格局
项目建设力度决定经济发展速度,项目建设水平决定经济发展质量。
纵观南充近几年发展之变,实施的“项目推动战略”产生的强势影响和效应随处可见。随着燕京啤酒、人本轴承、泰鑫管材、三环电子、浙江中味、中盐银港、龙兴科技等一大批大企业、大项目的入驻,全市产业园区面积从不足20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70多平方公里,“9+2”工业园区格局全面形成。
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为南充的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个个气势雄伟的工业园,一条条生机勃勃的产业链,无不彰显着一个快速崛起的实力南充。
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落户南充后,从决策、筹建到投产,不到一年时间,创造了重大项目建设的“四川速度”。高坪航空港工业集中区每月完成场平300亩、每月签约1个亿元项目,创造了园区建设的“航空港速度”。潮州三环集团签约高坪后,厂房主体建设从选址到完工仅用了6个月时间。
像燕京啤酒、三环电子、汇源果汁这样快速上马的项目,南充还有很多。化学工业园区成为项目建设“一号工程”,建成后,投资规模将达528亿元,将实现年销售收入8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南充工业”。
一大批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的大干快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南充的城市面貌和经济发展格局,亦改变着南充人的生活——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达成铁路复线改造提前完成,兰渝铁路和广(元)南、南巴(中)、成(都)德(阳)南(部)、南大(竹)梁(平)高速公路加快建设,高坪机场改扩建、嘉陵江高等级航道、南充综合港口群建设加速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下中坝片区、市政新区、江东新区强势开发,嘉陵江四桥加快建设,市区建成区面积快速拓展,迅速向百万人口特大城市迈进,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一大批重大民生项目相继实施,群众最急、最盼的水电气增容改造等问题得到解决,民心顺,社会稳。
项目如同一个杠杆,不仅撬动了南充的经济发展潜力,也大大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几年项目攻坚,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南充形象”的浓厚氛围,“发展意识、竞争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等“八种意识”日渐强化。各县(市、区)形成你追我赶、勇争一流、竞相发展的态势。广大干部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政务服务等工作中积极更新观念,“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项目就是抓落实”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南充的发展离不开项目,如果说南充的经济社会是一座大厦,那么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就是一块块基石。只有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南充的腾飞、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的目标才能成为现实。
据市发改委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把实施项目攻坚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将以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加快谋划和争取一批铁路、高速公路项目;以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为突破口,加快谋划和争取一批石油天然气化工、新能源等项目;以建设“山水田园城市”为方向,加快谋划和争取一批城市道路、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加快谋划和争取一批重大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城乡面貌变化、带动民生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