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快递
北京快递共同配送试点俩月仍难达标 物业难攻克
来源:北京晨报 发布时间:2012-02-20 浏览数: 标签: 北京,快递

北京市启动了城市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程,力求突破物流“最后100米”难题,而今试点开展了2个月,路途仍然相当艰巨。

今后目标

年内计划开100个配送点

郭金龙市长在今年“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2年要“实施城市物流共同配送工程,促进快递、冷链物流等行业发展,增强城市物流服务保障能力。”

记者了解到,城市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程是《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的一部分。由北京市商务委指导、北京市快递协会协调推动,而运营则由“城市100”物流公司来负责。

该公司副总经理徐勇表示,目前第二批20多家已经开始筹备,将陆续开业运营。

第二批也以城六区为主,郊区零散发展,通州一个,房山两个。同时高校比例会增大,传媒大学、第二外国语学院、北大等都将加入进来。

记者了解到,目前共同配送还只是部分快递企业和京东商场等电商进驻。

“共同配送门店只有快速投入,才能建立强有力的服务体系,吸引更多的快递企业和电商加入,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服务。”徐勇说,共同配送点年内的目标是开100家,未来两年将覆盖五环内主要社区。

相关回应

后续扩张会给予更多支持

快递协会秘书长王宝华表示,共同配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在后续试点的扩张中,市商务委、北京快递协会也会大力支持,协助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洽谈。

目前,快递协会正在加紧同市建委物业处、市教委和社区办沟通,也希望能得到更多政府部门的积极关注和支持。

解决之道

吸收本地员工 解决“人工荒”

传统的送件方式,一个单位十几家快递企业都在送,王宝华说,共同配送整合末端资源,一方面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也能减少车辆占用道路资源,缓解交通拥堵。

建立“共同配送”模式,希望能解决两个问题:“多家快递企业往一个社区送货导致的人力资源浪费问题;春节等节假日期间的人工荒问题。”因此,“员工本地化”是“共同配送”设想的人力总来源,“社区年富力强的退休人员、‘4050’人员来参与,在解决人力资源短缺同时,为这些人提供一个就业的平台。”

但记者走访部分共同配送点发现,眼下“员工本地化”实现较难。除了“共同配送”知名度不够,观念跟不上也是主要原因。

宋俊磊介绍,去年底他与国奥村社保所联系,招募“4050”人员就业,但鲜有人来。应聘者说:“老北京人讲究‘数九不出手’,现在要等着过年了。”

“一个退休人员每天送10件,就能挣到一天的菜钱。”对这种员工,公司的要求并不高,上班时间和工作量没有具体要求,如果是老人,可以为他们分配楼层低、或是有电梯的客户送件,减少他们的劳动强度。

“本地员工我们现在还只当做补充力量,希望他们在关键的时刻起到关键作用。比如元旦、春节等人手短缺的高峰时候。”宋俊磊说,近期已经从社区招上来一位45岁的男性员工,在经过简单培训后即将上岗。而随着“共同配送”这个模式在社区普及,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本地员工加入进来。

分享到:
上一篇:首家现代化主食加工配送产学研基地落户深圳 下一篇:北京快递企业3月起收件时须开包查验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